学习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研究> 正文

    学习强国:学党史强信念 牢固树立良好师德师风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多次在多种场合表达对教师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待。“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的高度评价。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们常常记得习近平总书记对这支队伍的殷切嘱托,努力学党史强信念,促进自身发展进步,牢固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

    一、 思政课教师更要积极学党史,增强自身理论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心智逐渐健全,思维进入最活跃状态,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蒙以养正,圣功也。”就是说青少年教育最重要的是教给他们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走正路。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要担起这副重担,平时的学习积累就必不可少。学习是解决思想问题的钥匙和指路明灯,是坚定信念,增强党性,加强修养的基本环节。知识理论的学习无论是对于国家的发展还是我们个人自身的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意义深远。在思想上我们要用正确的科学理论来武装头脑,在行动上我们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只有有了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才能做好各项工作。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只有首先在思政课教师心中扎下根,才能在学生心中开花结果。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在学生眼里,老师是“吐辞为经、举足为法”,一言一行都给学生以极大影响。教师思想政治状况具有很强的示范性。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让教师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百年风雨兼程,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科学与真理的旗帜。今天,我们学习党史,就是要深学笃信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在学习和实践中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这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科学指引。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而广大老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

    二、 树牢政治意识,做一个明白人,做一个好教师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党组织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一个明白人,就要懂得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的意义!我们的党出生在一个血雨腥风的年代,一开始就是以救国救民为己任,她携起了广大工农和各个正义之士的手,以坚韧的品质搬开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撑起了共和国的一片天空,她带领我们走向今天的社会主义,走进了幸福和民主。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我们各项工作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保证。之所以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因为坚持党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是由我们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所决定的,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正是因为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我们才能沉着有效应对一系列风险挑战,在逆境中扭转局势,开创新局面、开启新征程。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引领下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必定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社会主义信仰的光芒普照在中华大地之上,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驱动着我们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奋进。

    好老师更应该认真学习和掌握我们的伟大党史。做一个明白的好老师,就要树牢政治意识,并把这种政治意识播撒在课堂,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引导学生。选择当老师就选择了责任,就要尽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体现到平凡、普通、细微的教学管理之中。

    师德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灵魂,是教师所有修养中最重要的修养。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有资格为人师表,才能更好地教育和影响学生。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成为风范,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2021年3月6日,习近平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强调----做好老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就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引导广大教师继承发扬老一辈教育工作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

    三、 在教书育人中实事求是,敢说真话,敢担责任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师德师风建设应该是每一所学校常抓不懈的工作,既要有严格制度规定,也要有日常教育督导。我们的教师队伍师德师风总体是好的,绝大多数老师都敬重学问、关爱学生、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受到学生尊敬和爱戴。同时,也要看到教师队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出现的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解决。要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其实,我们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碰到问题不回避,面对工作中的失误敢于承担责任,不推诿,揪着问题改,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这都是敢于担当、坚持真理。我们学习党史更清楚地知道,在革命历史进程中,无数敢于担当的共产党人为了革命事业,为了让新中国早日屹立东方,不怕牺牲、敢于担当。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刻,在抗震救灾、抗击疫情等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党员干部置个人生死于不顾,冲在前面,表现出了敢于担当的坚强意志。作为大学教师,当然需要把党史中的各种正能量讲给学生听,也要把其中“坚持真理”的案例分享给学生。无论是遵义会议、延安整风运动,还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之所以影响深远,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党内敢于进行思想交锋,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当然,对那些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对一些西方国家大肆输出西方意识形态,鼓吹西方政治制度模式,利用所谓的人权、民族、宗教等问题干涉我国内政的现象,敢于回击。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思政课教师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要有学识魅力,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思想要有境界,语言也要有魅力,从教师的话语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人格和学识。要自觉做到修身修为,像曾子那样“吾日三省吾身”,像王阳明那样“诚意正心”、“知行合一”,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新时代的党员教师,不但自己要始终保持坚强的党性和坚定的信念,堂堂正正做人,扎扎实实做事,用自己的“一身正气”压倒一切歪风邪气,关键时刻还要敢于批评、敢于较真碰硬,不给歪风邪气滋生和蔓延的机会,从而让坚持真理、明辨是非、敢于担当的优良作风成为常态。

    四、 大力弘扬开拓创新的冲浪精神

    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大学教师对学生承担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正确人生观的职责。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要研究真问题,着眼世界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善于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要坚定信念,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我们要谨记教诲,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在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全面发展,努力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青少年是最活跃的群体,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做到以下几个“统一”。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更要谨记此教诲,面对每一个学生、面对每一堂课、面对每一个细小的教学环节,都要有一种站在浪尖,高瞻远瞩的冲浪精神,不断刷新自我的认知水平、实践经验和理论修养,不断形成自己科学的教育风格,不断在教书育人中出成果。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涌现一大批好老师。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

    (执笔: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岳献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