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岭楷模朱有勇农作物搭配第一人
朱有勇在田间调查粮食增产计划项目实施情况(左为朱有勇)云南农业大学供图
云岭楷模
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仔细想想,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校长朱有勇和他的团队,花几十年时间研究“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这个道理,是否也能在农作物之间产生效果。
通过他们的辛勤研究,丰富了作物多样性控制病害的理论,还在许多国家和我国十多个省份推广应用,不仅减少了农作物对农药化肥的依赖,而且还增加了产量。真正做到了“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关键词:疑问
如何才能不让作物生病
每个人都会生病,同样,农作物也会遭遇病虫害。大面积种植单一品种,更是容易导致病害大流行和严重的经济损失。
16世纪末两个马铃薯无性系由南美引入西欧,后又引到爱尔兰,发展成主要种植品种。长期大面积种植两个无性系品种,导致了晚疫病大流行,造成严重的食物饥荒。而在马铃薯的故乡安第斯山区,由于品种复杂多样,晚疫病虽经常发生却从未形成大的流行。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反差呢?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校长朱有勇说,品种单一就意味着每一株的遗传背景都是一样的,一旦有一株感染了病害,很容易就会传染给其他植株,从而造成病害的大面积流行。而病害发生,还会使人们加重农药化肥的施用量,不仅威胁到餐桌的安全,还会污染土地和水。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希望找到一条路子——不让病害流行的方法。早在上世纪50年代,国外一些科学家就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培育品种时,就给它打各种疫苗,从而能抵抗很多种病害。
让作物变得百毒不侵,这听起来很美好,但技术难度很大,成功的例子很少。
关键词:研究
三十多年耕耘在土地上
一次偶然的机缘,启迪了朱有勇院士寻找解决上述问题的另一条途径。
上世纪80年代,云南很多地方的水稻都遭受稻瘟病。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的一处地方,他看到种有不同水稻品种的田里稻瘟病很轻;而在另一处只种一个品种的田里,病害却比较严重。
“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呢?”朱有勇觉得很奇怪,他想:会不会是有些品种天生就对稻瘟病有抗体呢?如果几个品种栽在一起,这个水稻品种能抗三五个病害,那个水稻品种抗三五个病害,把它们混合种在一大片田里,不就能抗六到十个病害了吗?
看到了现象,也有了想法,那能不能通过实验重复这种现象呢?如果能重复,那背后就有科学性了。于是,朱有勇以及他后来的团队,就一直在试图回答3个问题:作物多样性是否能控制病害,控制病害的机理是什么,能否推广应用。
他谦虚地说:“我干了一辈子的研究,就是在回答这三个问题。”
有了想法后,他们开始做大量的小面积实验。有时候效果很好,有时候效果却不太理想,但失败没有让他们打退堂鼓,他们坚持了下来。不懈地努力,最终还是通过实验证实了:作物多样性,是可以控制病害的。
知道作物多样可以控制病害,这只是回答了第一个问题。如果不清楚控制病害的机理以及不能推广应用,那它只是单纯的理论,不能让农业增产,不能帮农民创收。他们接着又研究起了第二、第三个问题。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他和他的团队,一直致力于对这三个问题的深入研究,力图把论文谱写在大地上。
关键词:成果
十二字顺口溜归结成果
经过多年的研究,朱有勇和他的团队逐渐掌握了作物多样性是如何控制病害的。总结起来,有遗传多样性、协同作用、病害防火带、稀释作用等多种机理。为了能把这些复杂的机理简单化,让老百姓易懂,他们把作物多样性抗病害的机理,编成了十二字简单的顺口溜:天拉长、地拉宽、站好队、换好位。
天拉长:就是避开降雨高峰导致的病害多发期。七、八、九3个月是云南的降雨高峰期,这个时候作物病害也比较多。一般来说马铃薯是5月种10月收,降雨高峰期正是它长身体的时候,这时容易遭遇病害。改为二三月种植后,七月份就可以收,从而避开了降雨集中带来的病害。而且,七八月时北方的马铃薯还没收,可以为农民赢得市场空间。
地拉宽:人喜欢住在通风透光的地方,作物也是一样。拉宽玉米的行距、缩短株距,就可以留出种马铃薯或大豆的位置。
站好队:就是刚才说的,株距变短,行距拉宽。
换好位:一块田里只种一种作物,有些残体会留在田里,其中不乏带病害的。今年这个位置种大豆,那个位置种玉米;来年可以换个位置,地里残余的病害就不容易感染新的作物品种。
朱有勇说,品种之间的搭配也很重要,有些能搭配,有些不能搭配。“就像找对象一样,只有找到好的对象,家庭才能和睦兴盛;如果找到的是不搭配的,三天两头吵架,没几天就离婚了。”
他和他的团队的研究,将生物多样性原理与植物病害防治理论结合起来,不仅减少了农药化肥的施用量,还能做到把一亩地当一亩三分地用,帮助农民增加了收入。
关键词:推广
成果在国内外得到推广
如今,朱有勇和团队的研究成果,不仅谱写到了国内十多个省份的土地上,还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等国家得到了推广应用。
长期以来,大年初二初三、逢节假日,研究人员就奔波到各地,指导、研究各地的套种间作情况,不断总结经验,解决新问题,探索更多的作物多样性抗病害、增产模式:
玉米+马铃薯:这种模式,在昭通、曲靖、昆明、玉溪等很多地方都有应有。好处是对空间和时间的充分利用。玉米是高秆作物,马铃薯是矮秆作物,套种使得对光、热、水分和肥料的利用都能提高。时间上,马铃薯的生育期比玉米短些,马铃薯提前种植,把后面的时间留给玉米。以昭通为例,三月初种马铃薯,等种玉米时马铃薯已经长得很好了。七八月份雨水集中病害高发时,马铃薯就差不多可以收了,受病害的影响会相对小些。
大豆+玉米:保山、大理、玉溪和红河等地都有应用。大豆可以结根瘤菌,固定空气中的氮,从而达到培肥土壤的功效。
甘蔗+玉米:甘蔗和玉米都是禾本科的作物,可是生长期不一样,甘蔗前期长得慢,玉米收了后就把空间留给甘蔗。
烤烟+玉米/马铃薯:烤烟长到后期时,已经不需要多少营养了,这时就可以在田里种上马铃薯或玉米,就能多收一季,无形中增加了耕地面积,效果很好。
对话朱有勇
不经意间与农业结良缘
记者:1977年恢复高考后,你就考到了云南农业大学植保专业。当时为什么会选择与农业关系紧密的专业呢?
朱有勇:高考成绩决定了我只能上云南农业大学。如果有一个工科学校,我哪会来这里。但如果不来,那就只能呆在农村里。就我来说,不是说从小就有远大的理想、很大的抱负,当时想着有口饭吃就可以了,稍微安逸点、能穿新衣服,不穿补丁衣服就够了。进了这所学校,才知道农业里面真是有很多深奥的科学,种田也是一门学问。后来,逐渐学农爱农,做来做去,就做进去了,最后变成了兴趣爱好。
搞科研是在玩他们的活
记者:作为一名农业口的科研人员,你要经常到田地里,还要给学生上课、泡实验室,会不会觉得很辛苦?
朱有勇:你不要看科研人员周末、节假日都在实验室,就觉得他们太苦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他们是在玩他们的活。科研上有一点点成就,对他们来说就像买彩票中奖一样的兴奋。我们这个团队中的很多人,喜欢琢磨生物之间如何相克相生、男女搭配怎么干活不累的道理,这个作物和哪个作物结合不生病还高产?这个作物和那个作物结合怎么就长不好呢?这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比如把我们这些人关起来打麻将,那是一种惩罚;而把喜欢打麻将的人拉来琢磨科学问题,也是一种惩罚。就像开车一样,开着开着就有了惯性,刹不住车了。
人物简介
朱有勇
1955年11月出生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市卡房镇,1977年就读于云南农业大学植保专业,1982年获学士学位留校工作至今。工作期间分别在云南农业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获植物病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94~1996年作为访问学者到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留学。2002~2004年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2004年~2006年任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2004年至今任云南农业大学校长。2011年12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他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973项目、863项目、重大高新技术项目国际合作项目20多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60余篇,出版专著5部,获发明专利20多项。
来源:春城晚报,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