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 专辑
学习文选
2017年 第4期
(总第200期)
党委宣传部 编
编者按
黄大年,男,广西南宁人,1958年8月出生,1975年10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生前担任吉林大学新兴交叉学科学部学部长,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7年1月8日因病去世,年仅58岁。
黄大年同志对党、对祖国无限热爱,矢志不渝实践科技报国理想,把毕生精力奉献给祖国的教育科研事业,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是新时期归国留学人员心系祖国、报效人民的杰出楷模,是广大知识分子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自觉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事业的优秀代表。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高度赞扬黄大年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强调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今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追授黄大年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为深入学习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社会氛围,让更多的人受到教育和激励,我们编辑了此专辑供大家学习。
目 录
习近平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
中共中央关于追授黄大年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决定
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
心有大我,山一样的巍峨
一位知识分子的“长征”
“我没事儿,就是太累了”
用生命诠释知识分子的担当
从“黄大年之问”中寻找答案
黄大年的“共和国之恋”
评论员文章
当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排头兵
心怀爱国之情 笃行报国之志
心有大我 至诚报国
爱岗敬业 开拓进取
淡泊名利 甘于奉献
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国家观 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生命,为祖国澎湃
习近平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黄大年同志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
习近平强调,我们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黄大年同志是著名地球物理学家,生前担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黄大年同志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今年1月8日不幸因病去世,年仅58岁。
来源:新华社,2017-05-25.
中共中央关于追授黄大年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决定
(2017年7月23日)
2017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原教授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黄大年同志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我们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黄大年,男,广西南宁人,1958年8月出生,1975年10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生前担任吉林大学新兴交叉学科学部学部长,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7年1月8日因病去世,年仅58岁。
黄大年同志对党、对祖国无限热爱,矢志不渝实践科技报国理想,把毕生精力奉献给祖国的教育科研事业,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是新时期归国留学人员心系祖国、报效人民的杰出楷模,是广大知识分子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自觉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事业的优秀代表。黄大年同志青年时期就立下“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的宏大志向,他常说“我是国家培养出来的,我的归宿在中国”,自觉把个人理想和国家发展融为一体,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归国7年多,他作为国家多个技术攻关项目的首席专家,带领科技团队只争朝夕、顽强拼搏,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多项国内技术空白,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他秉持“祖国的需要就是最高需要”的人生信条,为实现科技强国梦殚精竭虑,经常工作到凌晨,几乎没有休过寒暑假和节假日,多次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倾尽心血为国育才,主动担任本科层次“李四光实验班”的班主任,言传身教、诲人不倦,叮嘱学生“出去了要回来,出息了要报国”,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家国情怀,支持资助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为国家培养出一批“出得去、回得来”的优秀科技人才。他以崇高的爱国情怀、强烈的敬业精神、深厚的学术造诣和高洁的道德品行,赢得学校师生、科研同事和社会各方面广泛赞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表彰先进、弘扬正气,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胸怀理想、坚定信念,开拓进取、敬业奉献,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中央决定,追授黄大年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党中央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向黄大年同志学习。要像黄大年同志那样坚定信仰信念,对党忠诚、心系祖国,把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作为毕生追求。要像黄大年同志那样刻苦学习钻研,牢记使命、勇担重任,用知识和本领回报祖国、服务人民。要像黄大年同志那样发扬拼搏精神,勇于创新、攻坚克难,努力创造一流业绩。要像黄大年同志那样涵养高尚情操,不忘初心、淡泊名利,自觉践行共产党人价值观,用模范行动展示共产党员的人格力量。
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纳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重要内容,与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结合起来,与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结合起来,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学习宣传。要引导党员、干部以先进典型为榜样,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努力做到“四个合格”,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立足岗位履职尽责,奋发有为再创佳绩,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人民日报,2017-07-24.
心有大我,山一样的巍峨
——追忆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黄大年
历史的天空风云变幻,岁月的江河激流匆匆。唯一不变的是,总有殷殷志士甘为国家鞠躬尽瘁,总有拳拳赤子愿为民族负重前行。
中国长春,吉林大学地质宫,门前一对石狮左右雄踞,见证了超越一个甲子的沧海桑田。
66年前,新中国第一所地质学校——东北地质专科学校(合并到吉林大学的长春地质学院的前身)在此诞生,李四光冲破重重阻力,离开英伦回到祖国,担任这所学校的首任校长。
7年前,大雪纷飞的平安夜,一位国际知名学者“作别西天的云彩”,从英国剑桥飞回祖国怀抱。他悄然踏进吉林大学地质宫,脚步声却震惊了整个世界。有外国媒体报道称:他的回国,让某国航母演习整个舰队后退100海里。
他就是黄大年——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当今中国不可多得的战略科学家。
心有大我,让他的行止有了山的巍峨;至诚报国,让他的胸怀有了海的辽阔。他以战略科学家的气魄,为国家地球深部探测技术运筹帷幄;他以教育家的身姿,为培养学生尽心尽责;他似一朵浪花撞击着梦想的礁石,又像炽热的熔岩冲出地壳,奔涌燃烧,光芒四射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2017年1月8日,黄大年永远地走了,带着他对祖国最深沉的眷恋,带着祖国对他最不舍的呼唤……
一粒“中国梦”的种子发了芽
大雪无痕,英雄有迹可循。
黄大年“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从哪里来?
一个人的成长成才,有其宏大的时代背景和独特的心路历程。
刚刚大学毕业的黄大年,在毕业留念册上,就写下了这样的豪言,“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
“父辈们的祖国情结,伴随着我的成长、成熟和成才,并左右我一生中几乎所有的选择。这就是祖国高于一切!”从他的一份工作自述中,也能清晰地管窥他高尚的内心世界。
这是怎样一位纯粹的、有情怀的、赤胆忠心的科学家!
黄大年出生于广西南宁,父母都是老一辈知识分子。父亲对黄大年的要求十分严格,常在一些小事中锻炼他的记忆能力和应变能力。“中国的未来绝不能没有文化知识。”记忆中,父亲经常讲到钱学森、邓稼先、李四光……他们“沉稳”“和善”,“带回国的行李箱中满满都是书。”
1966年,“文革”爆发,8岁的黄大年正上小学3年级。受这场浩劫的波及,他随父母下放到桂东南一个遥远的小山村。初中时黄大年离开家,到罗城县的“五七”中学读书。这是一所工农兵学校,虽然教学环境封闭,但学习生活井井有条。黄大年从这里学到了自律、独立,每当他听下放的知识分子讲课,眼睛里便满是崇拜的“星星”。
艰苦的生活,磨砺着他幼小的心灵;漂泊的日子,让他在适应各种环境中倔强成长。高中时,他又跟随父母辗转广西贵县,考入贵港中学。高中毕业时,当地的地质队要招两名航空物探操作员。由于反应机敏,成绩优秀,17岁的黄大年从几百人中脱颖而出。
作为航空物探操作员,他第一次从飞机上俯瞰广袤土地、秀美山川,激动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对祖国河山质朴的爱,深深植入他的心田。
从此,黄大年的“地质梦”拉开了序幕。
1977年恢复高考,关闭十年的考场重新敞开大门。全国570万考生用激情和渴望驱散了寒冬,黄大年也迎来了命运的转折点。他欣喜若狂地拿起书本,踏上高考征程。
高考前一天,黄大年走了近一天的山路,到达广西容县杨梅公社高中考点,跟随浩浩荡荡的赶考大军进考场。有志者,事竟成。黄大年如愿以偿,以杨梅公社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长春地质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系(现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把失去的光阴夺回来”,是当时大学校园最流行的口号。在长春地质学院的地质宫,黄大年真正走进了地球物理学的殿堂,他几乎天天泡在地质宫二楼的阅览室,厚厚的一本弗拉基米诺夫数学物理方程习题集,做了一遍又一遍。聪明加刻苦,他连续获得“三好学生”和标兵表现奖。
课堂上认真聆听,图书馆聚精会神;舞台上一展歌喉,足球场挥汗如雨。黄大年不仅学习好,还多才多艺,大家都喜欢这位阳光帅气、聪敏机慧、热情奔放的青年。
美好的大学时光倏忽而过,转眼来到毕业季。当时流行写毕业留念册,在册子上留下青春的照片和临别的赠言。
那是一张一寸黑白证件照,24岁的黄大年,一头浓密黑发,目光坚毅,俊朗的脸庞充满朝气。照片上方,有一句赠言简短有力:“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
一颗“中国梦”的种子,此时发了芽。
1982年,黄大年本科毕业,留校任教。一年后,又考取硕士,硕士毕业,继续留校任教。他曾获得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地矿部科技成果二等奖。从助教到讲师,风华正茂的他一路优秀,1991年破格晋升副教授。
科学的春天里,疾步如飞的黄大年和百废待兴的中国,一起追赶着世界。
一颗赤子心,时刻准备着
“对我而言,我从未和祖国分开过,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黄大年虽然身在海外,但一颗心,时刻准备着回来。
作为享誉世界的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在英国搞科研,始终是一个被追赶者,但他并不觉得荣耀,因为他是“有祖国的人”。
“作为中国人,无论你在国外取得多大成绩,而你所研究的领域在自己的祖国却有很大差距甚至刚刚起步,那你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满腔赤子情,一颗报国心。对于黄大年来说,学成归来,报效祖国,才是最大的成功,才是今生今世最大的价值。
1992年,黄大年再次来到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中英友好奖学金项目”启动,通过层层筛选,黄大年拿到了全国仅有的30个公派出国名额中的一个,他被派往英国利兹大学地球科学系攻读博士学位,是同批留学生中唯一来自地学领域的博士生。
“我一定会把国外的先进技术带回来!”临别时,黄大年铿锵的话语,至今留在老师、同学的心中。
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千人计划”专家毛伟健与黄大年结交已有25年。黄大年来到利兹大学攻读博士时,毛伟健正在利兹读博士后。“他背个双肩包,一见到我就兴冲冲地自我介绍。”第一次见面,黄大年就给毛伟健留下深刻印象,他们知音初遇,惺惺相惜,后来经常在一起谈生活、谈学习。
黄大年知道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四年里,他对时间吝啬至极,每分每秒都在吸纳、都在追赶。1996年12月,黄大年以排名第一的成绩获得利兹大学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成为该系获评优秀学生中唯一的海外学生。
博士毕业后,黄大年回到母校。此时,国外同行在航空地球物理方面的研究日新月异,黄大年唯恐落下追赶的脚步。第二年,经单位同意,他又前往英国,继续从事探测深水油气和水下隐伏目标的研究,成为当时该领域的少数中国人之一。
这是一家名为ARKeX的航空地球物理公司,黄大年在公司里担任高级研究员和研发部主任,是一个被仰望的传奇人物。他带领一支包括外国院士在内的300人“高配”团队,主要从事海洋和航空移动平台探测方法、技术和装备研发。它是一种能够在海洋和陆地复杂环境和条件下,通过快速移动方式实施对地穿透式精确探测的技术装备,被广泛应用于油气和矿产资源勘探。这项技术是当今世界各国科技竞争乃至战略部署的制高点,是强国展示实力的重要标志。
本领过硬,黄大年成为国际著名航空地球物理探测技术专家,受到国际同行的尊敬。许多年后,当黄大年带队到他曾经工作过的英国公司考察时,对方安排他们参观正在研发装置的核心部分,甚至不吝介绍其中的重要参数。此情此景,让随团考察的中科院院士罗俊感慨万分:“我从事这项工作多年,还第一次受到西方发达国家如此隆重的接待。”
一晃十多年,英国俨然成了黄大年的第二故乡。事业有成,收入优渥,有花园洋房,妻子在伦敦经营着两间诊所,女儿也上了大学,一家人的生活安逸舒适。
可是,他心里始终有一团熔岩渴望爆发、渴望奔涌,渴望将这份光与热奉献给祖国。
2004年,黄大年正在大西洋深水处攻关“航空重力梯度仪”军转民技术时,父亲走到了人生的最后时刻。电话那头,父亲深情地对大年说:“儿子,估计我们见不到最后一面了……你可以不孝,但不可不忠,你是有祖国的人!”两年后,母亲也悄然离去。当时,黄大年正在国外一个空军基地做试验。母亲临终前,留下的还是那句话:“你是有祖国的人。”
自古忠孝难两全,康河的水,大年的泪,赤子的心。
海漂18年,黄大年一直怀揣着对祖国的惦念,对父母双亲的惦念,无论是回国讲学还是参加学术会议,他总会像一叶风帆急急驶来。而18年后真正归来,已是“子欲养而亲不待”。
不愿做康河柔波里的一条水草
历史的天空风云变幻,但总有相似的星光交相辉映。
半个多世纪以来,有过两次大的归国潮,都与国家、民族的召唤紧密相连。
李四光们的归来,是奔向“新中国”;黄大年们的回国,是践行“中国梦”。
2008年12月,中国决定实施“千人计划”,旨在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工作或以适当的方式为国服务。“中国梦”这三个字,让以黄大年、施一公、潘建伟等为代表的留学人员无比振奋。他们纷纷汇入归国大潮,引领中国在多个科研领域跻身世界前列。
从“救国梦”到“强国梦”,从“个人梦”到“中国梦”,两代留学生用他们的行动诠释了报国的赤诚。
“梁园虽好,非久恋之乡”。漂泊18年,黄大年一直在等待,等待一个机遇,等待一次召唤。
2009年4月,时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的刘财,把国家“千人计划”有关材料试探性地发送给远在英伦的黄大年。
听到母校的召唤,海外赤子的一颗心,被彻底激活。黄大年第一时间就明确表示,考虑回国。
黄大年需要祖国,祖国也需要黄大年。
“多数人选择落叶归根,但是高端科技人才,在果实累累的时候回来,更能发挥价值。现在正是国家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这批人应该带着经验、技术、想法和追求回来。”在黄大年给刘财的一封邮件中,爱国之情一览无遗。
剑桥的宁静,康河的柔波,在黄大年心中难免有牵绊、有不舍。他的科研团队也再三挽留。“伙计,你别走,留在这里,我们会有更多成果。”国际航空物理学家乔纳森·沃特森后来回忆说:“当黄教授离开英国返回中国的时候,我们特别悲伤,对他的为人以及事业上的成就都非常尊重,许多人想让黄教授留下。”
他的妻子张艳在卖掉苦心经营的两个诊所后,蹲在一堆医疗器械里失声痛哭,她是学医的,那是她一辈子的梦想。
可黄大年归心似箭,再难动摇。
“康河留下了我的眷恋,而地质宫刻有我的梦想。”那时,国内顶尖科研单位的许多橄榄枝,都向黄大年抛来,但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母校,因为那是他梦想出发的地方。
2009年12月24日,平安夜,长春大雪,一架民航班机缓缓降落在长春龙嘉国际机场。18年的英伦生活,黄大年“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6天后,黄大年与吉林大学正式签下全职教授合同,担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他因此成为东北地区第一个国家“千人计划”专家。
每每想起签约的场景,黄大年都会感慨万千,以至于7年后的同一天,他彻夜难眠,在朋友圈中这样写道:
“从海漂到海归一晃18年,得益于国家强大后盾,在各国才子强强碰撞的群雄逐鹿中从未言败,也几乎从未败过!有理由相信,回归到具备雄厚实力的母校,只要大家团结和坚持,一定能实现壮校情、强国梦。”
一人力量小,“千人”力量大
“我最骄傲的,就是入选了‘千人计划’专家,因为有一群赤胆忠心的‘千人’和我一样回归祖国,一同前行。”
世界科技的竞争,往往没有第二,只有第一。地球深部探测技术,也是如此。
地球深部还隐藏着多少秘密?这是人类孜孜以求的梦想,也是一个国家的战略需求。西方发达国家在上世纪70至90年代已经完成一轮深部探测,牢牢占据了地质科学领域的制高点,而我国在本世纪初才刚刚起步。国家战略的推进,需要一批科技领军人物,需要一批战略科学家。
黄大年,就是“千人计划”引进的一位不可多得的战略科学家,他能深入专业探幽微,又能跳出专业览全貌,有着深邃的战略眼光,高超的科技宏观决策能力,和凝聚其他科学家的巨大人格魅力。
他的回国,能让某国航母演习整个舰队后退100海里,就说明了一切。
2009年4月22日,第四十个“世界地球日”到来的时候,我国“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正式启动,叩响了“地球之门”。
这是我国历史上实施规模最大的地球深部探测计划,是赶超世界科技先进水平的重大战略计划。该计划设置九大项目49个课题,集中了国内118家机构、1600多位科学家和技术专家参与其中,被称为中国地学界的“集结号”。
一声号角响,万千英才聚。
黄大年甫一回国,就被委以重任。作为第九分项“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的首席科学家,他以吉林大学为中心,组建全国优秀科研人员数百人,开启了深地探测关键装备攻关研究。
黄大年致力攻关的“航空重力梯度仪”,就像一个“透视眼”,给地球做CT,能洞穿地下每一个角落。这套系统十年磨一剑,在近年来探明的国外深海大型油田、盆地边缘大型油气田等成功实验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颠覆性”技术推动行业突破的典范。
但在这一产品和技术上,西方对中国实行最为严格的禁运和封锁。“这是国家发展无法回避与绕开的话题,要发展就必须要有装备,就必须突破发达国家的装备与技术封锁。”黄大年深知,要想叩开“地球之门”,必须靠中国人自己。
方向确定了,撸起袖子加油干!
可项目刚刚开展的时候,国外养成的惯性思维、行事风格、处事理念,让黄大年对工作中的一些事情经常不理解,很生气,又无奈。
面对种种不适应,急性子的黄大年不仅要倒“时差”,还要倒“识差”。好在有“千人”同行,他觉得并不孤单,“大跨度的经历难免遭遇各种困难,拼搏中聊以自慰的追求其实也简单:青春无悔、中年无怨、到老无憾。”
一人力量小,“千人”力量大。黄大年搞交叉,搞融合,在碰撞中寻求突破,在差异中做大增量。在黄大年的感召和努力下,王献昌、马芳武、崔军红等“千人”纷纷来到吉林大学,他们在不同学部、不同领域相互交叉、融合。如今,吉林大学的“千人计划”专家已经有32人。
大学科、多学科交叉,是当代科技创新的必然趋势,黄大年深谙此道,他绘就了一幅宏大的吉林大学交叉学部蓝图:在深地、深海、深空、信息、新材料等领域交叉融合,以大学科支撑大科学,以大科学带动大学科。
2016年9月,一个非行政化的科研“特区”初步形成:吉林大学新兴交叉学科学部正式成立,黄大年任首任学部长。
成立新兴交叉学科学部,是黄大年回国后最高兴的事。学校曾多次催他申报院士,他都风轻云淡地说:“先把事情做好,名头不重要。”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块璞玉
每一个学生,黄大年都要精心雕琢。他说,自己最看重的身份是教师。
他是一位战略科学家,同时也是目光高远的教育家,他培养学生不仅是“授人以渔”,更是为了学科发展的未来、人才建设的未来、国家战略的未来。
“中国正努力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而这段并不平坦的进程需要几代人去完成。如何培养更优秀的人才,让文化与智慧长久地传承下去,值得每个人思考。”黄大年这段话,体现的正是他致力于培养国家高精尖人才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2009年秋,黄大年为新生作了一场生动的报告。周文月为能听到这样一场大科学家的报告感到幸运。更幸运的是,这位大科学家后来还成为了她本科到博士期间的导师。黄大年的悉心指导让她感动不已,“光是课题‘汶川震区地球物理及地壳运动特征研究’就不知改了多少遍,每一个细节,黄老师都不放过。”
2010年,吉林大学启动“名师班主任计划”,黄大年担任第一届“李四光实验班”的班主任,还自费为班里24名学生每人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他说信息时代就要用现代化的信息搜索手段,追求先进的理念必须从细节开始。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首席科学家当起了本科班主任,很多人不理解。而对于黄大年来说,这是理所当然。在国外,越是名师越要给本科生上课,如果学生在本科阶段接触到一流的教授,会受益终身。在这件事上,黄大年有亲身经历。他在读本科时,地球物理学家滕吉文院士的一次讲座,让他一下子打开了眼界,从那时起,他就下决心要“走出去看一看”。
这是一种深远的师承。
“一定要出去,出去了一定要回来;一定要出息,出息了一定要报国。”这是黄大年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他激励学生要树立远大理想和家国情怀,不能只做国内的佼佼者,应视发达国家一流大学的学生为对手。
在黄大年看来,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块璞玉,只要因材施教都能成才。“你要做好心理准备,跟我搞研究将会很苦,但一定很值得。”每带一届学生之前,黄大年都会和学生说同样的话。
黄大年的办公桌旁有两张椅子,两台电脑。倒不是因为“阔绰”,而是专门为学生准备的。学生来了,就坐在黄大年身旁,一人一台电脑,讨论清晰高效。
他办公室的窗户无论冬夏,都开一条缝。“思考需要氧气!”黄老师的连珠妙语经常把学生逗乐。
办公室对面,是一间小有名气的“茶思屋”,这是黄大年专为学生开辟的“造梦空间”。这里原本是杂物间,简单装修一下,几组沙发,两套茶具,一个吧台,就是一处休闲的所在。学习累了,心情差了,大脑一时“短路”了,都可以到这里来喝喝下午茶,许多“脑洞”也许就轻松打开了。
黄大年打造这间“茶思屋”,一定是受到剑桥大学到处都是咖啡屋、酒吧的启发。据说,科学家詹姆斯·沃森上世纪50年代就在其中一家酒吧里边喝啤酒边聊天,构思出DNA双螺旋结构,为此成为诺贝尔奖得主。学生们非常喜欢这间“茶思屋”,更明白老师开辟“茶思屋”的用意。
在学生心里,黄大年既是一位严师,又是一位慈父。怕学生节假日想家,他就邀请学生去自己家做客;谁感冒了,他抽屉里永远预备着感冒冲剂;听说一个学生父母腰有病痛,就托人从国外带回药片;要出远门,他带着学生的作业在路上批改;住进了重症监护室,仍不忘叮嘱学生修改作业中的错漏……黄大年最想做的,就是带出一批像样的年轻人,在地球物理研究的国际舞台上,站得住脚,有话语权,让中国的脊梁挺起来!
“四海同仁扼腕叹,满园桃李呜咽鸣。”这样一位只想着别人的人,从来没时间考虑自己的健康。
黄大年走了,他安详地躺在鲜花翠柏丛中,身上覆盖着鲜艳的党旗,近800人前来送别。偌大的告别厅装不下太多的悼念,省领导来了,国家有关部委领导来了,国内外专家学者来了,同事们来了,学生们来了……
黄大年走了,他视若孩子的学生们泣下似山雨:“我多么希望这一切只是一场梦!”“若有来生,我们还做您的学生……”
黄大年走了,他的同事泪崩如决堤:“黄老师,我又没有特意去想你,只是科研项目遇到难关时,情不自禁地拿起手机……黄老师,我又没有特意去想你,不敢让自己经常想到你,因为太多事情还要去做,你的遗愿还要继续……”
一朵洁白的浪花,奔腾着抵达理想的彼岸
“人的生命相对历史的长河不过是短暂的一现,随波逐流只能是枉自一生,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斯人已逝,当人们今天再次翻看黄大年在1988年写的这份充满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入党志愿书,无不为之动容。
这段文字,像一个预设的程序,在对初心的坚守中,完成了一次伟大的运行;
这段文字,更像一粒饱满的种子,虽历经风雨寒暑,最终扎根沃土,华盖参天,达成了一个完美的心愿。
黄大年是一代人的楷模,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是460万留学生的楷模,正如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教授所说,“他的精神感染、激励和鼓舞的绝不仅仅是一个团队、几届学生、一所学校,而将是一个领域、一批学子、一代人。”
2016年6月28日,北京青龙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深部探测中心,黄大年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的“地球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项目”,通过了评审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这表明,作为精确探测地球深处的高端技术装备,航空移动平台探测技术装备项目用5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20多年的路程。
中国进入“深地时代”!
地球物理界震惊了。国际航空物理学家盖里·巴尔内斯用两个“非常”评价黄大年:“这是一个非常前沿的课题,他做出了非常多的创新。”
在场的评审专家无不对项目、对黄大年交口称赞。可谁也没有注意到,黄大年身上散发着一丝冰片的气味。
他吃了速效救心丸。
黄大年是在赴京前一天晕倒在办公室的。“不许跟别人说。”这是黄大年醒后对秘书说的第一句话。
回国7年,他像陀螺一样不知疲倦地旋转,常常忘了睡觉、忘了吃饭。地质宫507室,是黄大年的办公室,只要不出差,屋内的灯光每天要亮到凌晨,门卫大爷早已习惯了他的工作节奏。
回国7年,他超过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出差,不肯浪费宝贵的白天,他总是订夜航,在飞机上入眠。
每次出差回到办公室,他就把会议吊牌随手挂在衣柜的横杆上,7年下来,竟攒了满满的一杆,大小各异、五颜六色的会议吊牌,每一个都是他奔波劳碌的见证。黄大年的秘书说,这只是其中一部分。
在办公室的北墙上,贴着一张2016年的巨幅日程表,几乎每一日的格子里,都有安排,最后填写的是:2016年11月29日“第七届教育部科技委地学与资源学部年度工作会”,记录便戛然而止。
黄大年为什么如此惜时不惜命?施一公替他作出了回答,“在前沿科学研究的竞跑中,任何取得的成绩都将马上成为过去,一个真正优秀的科学家总会有极其强烈的不安全感,生怕自己稍微慢一步就落下了。”
每当黄大年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他就看一看办公桌对面的那张照片,那是2010年夏天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北戴河与“千人计划”科学家代表的合影。看到这张照片,无穷的力量便又在心中回升。
东奔西波,黄大年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扑在了工作上。家,反而成了一个短暂的栖息地。他觉得最对不起的人是妻子张艳。
从卖掉诊所、舍弃“医学梦”跟随丈夫回国,到几十年如一日照顾他、爱护他,张艳是黄大年一生中最坚强的后盾。他对妻子许下一个又一个诺言,“再有一年就忙完了。”“再有一年就是正常的生活节奏了。”可是,年复一年,黄大年还是那个有家难回的黄大年。
有时候,有些话,男人是说不出口的,唯以文字来表达。一到节日来临,他便在朋友圈里抒发几句感慨:
2016年2月22日,元宵节,他这样写道:“办公楼内灯稀人静,楼外正是喜气洋洋。我们被夹在地质宫第5层,夹在‘十二五’验收和‘十三五’立项的结合部,夹在工作与家庭难以割舍的中间。没人强迫,只是自找,总想干完拉倒,结果没完没了,公事家事总难两全。”
2016年9月10日,教师节,他写道:“可怜老妻一再孤独守家,周末、节日加平时,空守还是空守,秋去冬来,在挂念中麻木,在空守中老去。”
人毕竟不是机器,哪里经得起这样无休止、高强度的运行?2016年11月29日,也就是办公室日历上有记载的最后一个日子,黄大年再次晕倒,这一次是晕倒在飞机上。他醒后说的第一句话是,“我要是不行了,请把我的电脑交给国家,里面的研究资料很重要。”
回到长春,黄大年被强制做了体检,检查结果在预料之中:住院治疗,但却比预料的更糟:胆管癌。
2016年12月14日,一向健壮的黄大年,被推上了手术台。
手术前一晚,当探望的人离开后,他独自在病房打开微信相册,从头翻到尾,过往的岁月像电影一样在脑海里回放,他知道自己即将踏入“战场”,于是在朋友圈里写道:“人生的战场无所不在,很难说哪个最重要。无论什么样的战斗都有一个共性——大战前夕最寂静,静得像平安夜……”没想到,这成了黄大年朋友圈的最后一条。
他去世前一天,“千人计划”联谊会换届。施一公在介绍完候选人黄大年的基本情况后,忍不住说了一句:“大年病危,正在和病魔殊死搏斗。”全场肃然,唏嘘一片,大家不约而同,高票推选黄大年作为副会长,每一票都是祈祷,每一票都是挽留!
此时,在万里之遥的英国,黄大年的女儿黄潇正在分娩的疼痛中挣扎。一声啼哭,黄大年的外孙“春伦”降生,这是他早就为外孙起好的名字:长春的春,伦敦的伦。当家人把手机上婴儿的照片举到他眼前时,黄大年的意识正在渐渐远去。
黄潇与父亲上一次见面,是在去年她的婚礼上。父亲特意请假匆匆赶到英国。那一天,父亲既高兴又不舍,搂着穿婚纱的女儿,在优美的音乐中翩翩起舞。很久没有这样近距离看女儿了,原来女儿已经这么大了,这么美了,要嫁人了,父亲含泪的微笑,没有逃过女儿的眼睛。那一天,父亲送给女儿一块老旧的手表,那是父亲和母亲结婚时姥爷送给他俩的传家宝。父亲将手表给女儿戴上,便匆匆离别。
这一别,竟是永诀。
2017年1月8日13时38分,一颗强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英雄魂魄化作一只百灵飞向了天空。
“百灵鸟从蓝天飞过,我爱你中国……我爱你碧波滚滚的南海,我爱你白雪飘飘的北国……”
大年,这是你生前最喜爱的歌,每当唱到深情处,你都禁不住泪眼婆娑。
“我爱你青松气质,我爱你红梅品格……我爱你森林无边,我爱你群山巍峨……”
大年,这也是你的同事学生好友亲朋最想唱给你的歌。你的青松气质、红梅品格,堪称一代知识分子的楷模;你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情怀,如山一样的巍峨!
英雄无悔,在梦想出发的地方,你把最宝贵的生命献给了祖国!
国士无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祖国永远不会忘记你!
来源:光明日报,2017-07-12.
一位知识分子的“长征”
——追忆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
82年前,两万五千里长征路上,一个英雄倒下了,红军战士掩埋好同伴的遗体,抹去眼泪,踩着泥泞,向前、向前……
这样的场面何其悲壮,在一个中年知识分子的脑海中,浮现了一遍又一遍。
多少个深夜,吉林大学地质宫507办公室的一盏台灯下,他放下手中厚重的图纸,揉着酸涩的双眼,翻开手边的长篇报告文学《长征》,触摸着那些饱蘸血火与光彩的故事,一股热流仿佛又重新回注疲惫的身体。
正是这股热流,驱使着他从西南跨越几乎整个中华大地来到东北求学。
正是这股热流,驱使着他胸怀报国之志跨越亚欧大陆前往英国深造。
正是这股热流,驱使着他18年后从伦敦奔回期待已久的祖国,更驱使着他像一架飞速行驶的列车,从地上,跨越地表,“奔向”地心,引领中国科学家冲入“深地时代”。
直到,在58岁的节点上,戛然而止。那本鲜红色封皮的《长征》,定格在564页,在那一页上,主人做了最后的折角。
他叫黄大年。
生前,他有许多个头衔,国家“863”环资领域主题专家、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他获得了很多荣誉,他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是时代楷模,是杰出科学家,是全国优秀教师……
然而,他最喜欢的称呼是——战士。
习近平总书记说:“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征路上,黄大年抱着“活一天就赚一天,哪天倒下就地掩埋”的信念,在通往世界科技强国的征途上,拼搏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他留给后人的,是悲伤,是惋惜,是嗟叹;更是鼓舞,是激励,是继续奋力向前的澎湃激情。
“国家需要黄大年”
“大年的离世,是地质界和国防系统的重大损失。”吉林大学地探学院党委书记黄忠民的这句话,绝非过誉。
大国崛起,竞争无处不在。
在大宗矿产资源领域,我国矿产资源探明程度仅为1/3,依赖进口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未探明的“2/3”,究竟在哪里?在陆地下500米至4000米乃至更深的地方!
当西方发达国家勘探开采技术深度已达2500米至4000米时,我国却大多小于500米。向地球深部进军是我国面对国际能源竞争必须解决的战略问题。发展地球物理探测技术是其中的关键。
做地球深部探测最重要的技术装备有四类:地震仪、电磁仪、无人机用航磁仪、钻机。
“这些装备,我们95%都要依赖进口。而航磁仪这种高精尖装备,除了探明地下矿藏,还能在空中和水下精确发现隐伏目标,用于军事防御。因此,几十年来,西方国家对我们施行严格的装备禁运和技术封锁。”中国地质科学院原副院长董树文说。
“这是国家发展无法回避的问题,如果没有深部探测装备,能源安全、向深地进军,一切都是空的,更遑论国土安全。”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崔军红一语道破,“正因如此,国家需要黄大年。”
1992年,取得原长春地质学院硕士学位,已留校任教的黄大年获得“中英友好奖学金项目”的全额资助,被选送英国攻读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这个来自广西的青年人成为这批公派留学生中唯一的地学成员。
1996年,黄大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了英国利兹大学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主攻的正是地球深部探测技术研究。学成之后,尽管导师极力挽留,黄大年仍第一时间返回了母校。
回国后,老校长孙运生听取了他的汇报,敏锐地预见到,培养人才机不可失,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决定让黄大年继续留英工作。
背负着师长的殷殷期待,38岁的黄大年又一次出国,继续从事针对水下隐伏目标和深水油气的高精度探测技术研究,成为当时从事该行业高科技敏感技术研究的少数华人之一。
这一去,就是13年。
这13年里,他在英国剑桥ARKeX航空地球物理公司担任高级研究员,历任研发部主任、博士生导师、培训官。他带领一支由牛津和剑桥毕业生组成的顶尖团队,致力于高效率地球探测技术。由他主持研发的许多成果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多数产品已应用于世界多家石油公司,他也成了地球物理研究领域享誉世界的“被追赶者”。
他的家庭早已成为少数跻身英国精英阶层的华人家庭,学医的妻子张艳在伦敦开了两家诊所,在剑桥大学旁拥有超过500平方米的花园别墅,宽阔的草坪、豪华的汽车……
但这段经历,在黄大年的回忆中,就像是一场战斗,“从海漂到海归,一晃18年,得益于国家强大后盾,在各国才子强强碰撞的群雄逐鹿中从未言败,也几乎从未败过!”
但这仅仅是序曲,18年潜心磨砺、18年蓄势待发,黄大年心中,有更强烈的渴望,那才是人生真正意义上的战斗。
“在这里,我就像个花匠,过得再舒服,也不是主人”
“咱们回去,马上!”2009年年底,黄大年一改往日温和的语调,坚定地对妻子说。
这源自时任吉林大学地探学院院长刘财给黄大年发的一封邮件,邮件中是国家“千人计划”的有关材料。
这封邮件让黄大年心潮澎湃。
“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1982年1月,他在大学毕业纪念册上这样写道;
“我一定会回来的!”18年前,他对为自己送行的老师说;
“是时候了!”18年来,听到《义勇军进行曲》就禁不住泪流满面的他对自己说。
没给自己留任何后路,他用最短的时间辞职、办好回国手续。妻子张艳也以最快的速度、最便宜的价格卖掉了自己的诊所。那天,处理完诊所的所有善后事宜后,蹲在医疗器械中间的张艳失声痛哭。毕竟,18年的英伦生活,有很多不舍……
他的科研团队再三挽留:“大年,别走,你在这里,我们会有更多成果,你走了,就再不能使用以前的研究了。”
他却说:“在我的祖国,这个领域的研究刚刚起步,与国际水平有很大的差距。无论我在国外取得多大成绩,那都算不上是真正意义的成功。”
朋友们不理解:“年过半百,正该安心享受人生,你还要折腾什么!”
他却说:“在这里,我就像个花匠,过得再舒服,也不是主人。国家在召唤,我应该回去!”
他的回国,震动海外,有外国媒体报道说:“黄大年的回国,让某国当年的航母演习整个舰队后退100海里。”
“他这一回来啊,就像跑步上了战场”
2009年12月24日,长春。顶着纷飞的雪花,黄大年走下飞机,站在祖国的大地上。
他深知,自己面临的将是怎样一场攻坚战。
6天后,黄大年与吉林大学正式签订全职教授合同。
黄大年急啊!
在黄大年生前为数不多的采访中,他表达了这样的忧虑:“在入地探测装备上,如果说人家是导弹部队,我们还是‘小米加步枪’啊!”
朋友孙伟看得真切:“他这一回来啊,就像跑步上了战场!”
“当时我们有一项地球勘探项目,想在‘十二五’时期取得突破,缺一个领军人物。正着急时,有人推荐了刚回国不久的黄大年。”科技部一位负责人回忆道,“我去长春找了他,第二次见才敢开口求他——因为这个经费上亿元的项目里,黄大年分不到一分钱。”“没问题!”黄大年不假思索的回答让对方愣住了,“我有一肚子的想法和本事,只要国家需要,我就和盘托出。”
2010年春天的一个早上。项目课题组长视频答辩会马上要开始,但人员还没到齐,汇报材料也没交全。“人浮于事!”电脑前的黄大年手一挥,猛地把手机砸向地面,把手机屏幕摔了个粉碎。助手们都惊呆了,从没见过黄老师发这么大的火。“汇报材料不好好做,开会不按时到!这可都是国家的钱,都是纳税人的钱啊!”黄大年拍着桌子吼道。事后,黄大年向董树文坦言:“我有时很急躁,我无法忍受研究进度随意拖拉。我担心这样搞下去,中国会赶不上!”
国土资源部、科技部、教育部、中船重工、浙江大学……多个部门和机构里,都能找到熟悉黄大年的专家。就连黄大年自己团队里的成员,也很难搞清楚他在同时承担多少项工作。
回国7年间,国家“863计划”航空探测装备主题项目、国土资源部“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项目”——两个经费上亿元的大项目,作为首席科学家的黄大年一力承担。同时,他协助国土资源部完成战略部署,组织“千人计划”专家成立科技创新建言献策工作组,带领吉林大学十多个学科建立新兴交叉学科学部。
回国7年间,陆地大功率电磁勘探系统、无人机航磁探测系统、无缆自定位万道地震勘探系统,我国首台万米大陆科学钻探装备“地壳一号”……黄大年带领400多名科学家锻造大国重器,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为我国“巡天探地潜海”战略填补多项技术空白。
2016年6月28日,以他所负责的第九项目“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结题为标志,短短几年时间,中国深部探测能力已跃居国际一流水平,部分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欧美学界发出惊叹——中国人不再沉默了,中国正式进入“深地时代”!
是夜,庆功宴上的黄大年喝掉半瓶白酒,泪水纵横,“咱们追上了,终于追上了!”
“我没有敌人,也没有朋友,只有国家利益”
山河破碎,长征勇士“为主义牺牲,为工农死节”。作为和平年代的知识分子,黄大年的信仰又是什么?
他的弟弟黄大文、他的“千人计划”朋友、他身边的许多人竟异口同声地告诉记者,“那一定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2004年,远在广西的父亲病重。此时,黄大年作为英国公司派出的代表,与美国专家一起在1000多米的大洋深处进行“重力梯度仪”技术攻关。如果不是导师极力推荐,美方不会让一个中国科学家参与其中,而一旦退出,就再也不能返回。攻关进入关键时刻,黄大年忍着眼泪,坚持做完试验。再次回到陆地之上,父亲早已离开人世。
两年后,在美国空军基地,同样的试验从潜艇搬上了飞机。黄大年的母亲恰在此时陷入病危。弥留之际的老人通过越洋电话对他做了最后的叮嘱:“大年,你不用回来。你要记住,你是有祖国的人……”
黄大文说,没能在父母跟前尽孝,是哥哥心中永远的痛,但若重来,也许也不会有第二种选择。
因为,在黄大年心中,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黄大年对待科研不唯上不唯权不唯关系,不允许你好我好大家好,他看重的是国家利益。”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副司长高平说。
“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的第九项目,涉及数亿元经费,作为负责人,如何有效组织科研力量,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黄大年没有把眼光仅仅盯着自己的学校,而是放眼全国,寻找最适合的科研单位。
许多单位想要参加,他不提前通知,直接“飞”到人家的实验室和车间,摸清对方资质和水平。一旦选到合适的科研单位,他会直接给对方负责人打电话,开口便说:“我有一个几亿元的项目,想请您单位参与进来研究。”以至于很多单位的领导接到电话简直不敢相信,“谁会主动给钱、给项目?不会是骗子吧!”有些自认为和他关系不错的专家找来,想“争取经费”,他一句“我没有对手,也没有朋友,只有国家利益”,噎得对方说不出话。
后来,大家发现,“居然连吉林大学也没有多拿一分钱”。
为此,黄忠民曾与他争执,“学校学院年底都有考核,在项目和经费分配上,你给吉林大学做了什么,给学院又做了什么?”黄大年听罢只回答:“可这是为国家做事。”
项目按进度要定期开会,有些专家承担的科研任务比较多,不能全程参加,他的回应毫不客气:“如果想要挂名,就不用来了。”开论证会,无论什么人在场,他发言从来实事求是,直指重点。
因为,在黄大年心中,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王献昌说:“大年回国,什么行政职务都不要。他是院士评审专家,以他的能力和贡献,早就可以申报院士了。我劝他抓紧,可他却说要先把事情做好,这个暂时不考虑。”黄忠民说,黄大年参加学术会议或是讲座,能准备十几页的材料,但要让他填报个荣誉材料啥的,半页纸都不到。
因为,在黄大年心中,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拼命黄郎”
总怕“赶不上”的黄大年,是一台超负荷运转的机器,不断透支着自己。他是一个“轻伤不下火线”的战士,带着团队冲锋、再冲锋。
在助手的眼里,黄大年的工作有两个状态:加班和出差。同事们背后送给他一个雅号——“拼命黄郎”。
是的,他真的是在拼命!
从早上八点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两三点钟,早上八点又重新出现在办公室,周而复始。地探学院所在的地质宫大楼每晚10点关大门,可这条“禁令”却对黄大年不起作用。“黄老师总是后半夜来敲门,刚开始我们不高兴。”地质宫门卫庞春江回忆,“但后来时间长了,我们觉得他才是真不容易,就告诉他‘无论多晚进出,喊我一声就行’!”
生活上,黄大年不讲究——饿了,有时吃两棒烤苞米,有时干脆不吃;困了,灌一杯黑咖啡;倦了,披着旧夹克眯一会儿,或是大冬天干脆打开窗户冻得一激灵继续工作。
工作上,他追求无懈可击——哪怕凌晨一点发现汇报材料上有一个错别字,也必须重新修改打印校对,哪怕忙到天亮也不歇气。
除了加班,就是出差。7年间,他平均每年出差130多天,最多的一年160多天,而几乎每次出差的日程都被安排得满满的。秘书问他订哪一趟航班,他总是头也不抬:“就今天最后一趟吧。”
司机刘国秋说,黄大年出差往返总是在半夜,“一上车就开始接打电话说项目的事儿,一说就是半个多小时”,有时突然没声儿了,一转头,原来是他举着电话歪在后座儿睡着了。后来,刘国秋干脆从自家拿来枕头被子,常备在后座上。
助手于平说,黄大年出差,在飞机上不是写材料就是修改PPT,“从来不闲着”。
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田梅说,每次在北京开会碰见黄大年,他总是“带着小跑,一头汗”。
只要黄大年在学校,办公室门口就经常排着长队。秘书王郁涵说:“黄老师健谈,别人问一个问题,他能给讲两三个小时,等他的人排也排不完,简直需要个叫号机。”
忙碌的黄大年也有铁汉柔情的流露。
2016年元宵节,在办公室加班到半夜的黄大年,发了一段文字到微信朋友圈:“办公楼内灯稀人静,楼外正是喜气洋洋。我们被夹在地质宫第5层,夹在‘十二五’验收和‘十三五’立项的结合部,夹在工作与家庭难以取舍的中间。”
难以取舍,终究也要取舍。
为了赶项目进度,女儿在英国的婚礼被一推再推,2016年5月8日,黄大年好不容易挤出时间赴伦敦参加了婚礼,而这,竟成了他和女儿见上的最后一面。
2016年教师节,在外出差的黄大年在微信中感叹:可怜老妻一再孤独守家,周末、节日加平时,空守还空守……回国6年多,在长春南湖边200平方米的大房子里,孤独的妻子“从灿烂到忧郁”“从微笑到焦虑”,总说“忙完这一年就好了”,却一年之后又一年。
因为有取舍,他牺牲了自己的健康。
2016年6月27日,在前往北京参加“深部探测”项目结题会的前一天,连着熬了三个晚上的黄大年晕倒在办公室的地板上。
“不许跟别人说。”这是黄大年醒来后对秘书说的第一句话。开会前,他倒出几粒随身带的速效救心丸,一仰头扔在嘴里,就走进了会场。
后来的几个月,昏倒和胃痉挛的频率越来越高,助手劝他去体检,他总以忙来推脱,自己从家里拿几粒药生生顶着……王献昌很心疼:“你这是拿命在做科研啊!这么下去,铁打的身体也扛不住!”他在微信里回复得干脆:“我是活一天赚一天,哪天倒下,就地掩埋!”
2016年11月29日凌晨两点,因为胃部剧痛,黄大年晕倒在北京飞往成都的航班上。在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急诊室里,医生想伸手抽出他怀里的笔记本电脑,却发现被他箍得死死的。苏醒过来的黄大年,睁眼看到电脑,才长舒一口气:“里面的研究资料可不能丢,我万一不行了,千万要交给国家。”
回到长春,黄大年被“强制”做了体检。等结果的那两天,他又去北京出了趟差。
检查结果出来了:胆管癌。肿瘤已蔓延到胃部和肝部……
手术前,在病房里,黄大年一边叮嘱着于平“把咱们的经费再砍掉一些”,以确保项目其他机构能积极参与,一边对前来探望他的吉林大学校领导说:“手术后两个礼拜就回来上班,绝不会影响工作!”
然而,2017年1月8日,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的病床上,这个“铁打”的战士再也没有醒来。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黄大年常把人生比作战场,把自己当作战士,为什么?
这要从他家里的一把刀说起。
20世纪80年代,从原长春地质学院毕业的黄大年新婚,一个在军工厂工作的朋友用废钢给他磨制了一把刀,作为贺礼。刀刃极锋利,简直削铁如泥。黄大年一直珍藏,说“像极了自己”。
朋友们知道,黄大年虽是一介书生,但心中始终有一个“英雄梦”。
他向往英雄的豪气干云。
中学时代,在贵港中学,他的同学很多是广州军区塔山守备英雄团野战部队的子弟。每天同学们聚在一起,神往的是以一敌十的战斗英雄,吟诵的是“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直到几十年过去了,黄大年仍然走路咚咚响、讲话嘎嘣脆。
他倾慕英雄的壮怀激烈。
在海外工作期间,有一次他和好友孙伟两家一起回国到长白山旅行,回程路上,孙伟不经意提起:“这附近不远就是靖宇县了。”“那我一定要去看看!”当即,黄大年改变行程,拉着两家人直奔杨靖宇将军的牺牲地。孙伟记得,在那里,他看了很久很久。
黄大年的英雄梦渗透在每一个项目中。
在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启动伊始,他效法军事演习,提出“红蓝军”对阵的思路——一方面引进国外先进装备平台,对照着自主研发原创装备,时时参照。
他在主持项目中严格执行军事化管理——引入世界先进的管理软件系统,把项目进度严格分割到每季度、每月甚至每天,每晚11点他必检查,谁偷懒谁勤奋,一清二楚,任何人都拖延不得。
他的英雄梦澎湃着热血,有时执着得不禁令人莞尔。
有一年,黄大年与妻子和助手团队赴欧洲讲学。会场外,是一片社区健身场地。“大年,你也很久没抽时间运动了,这会儿趁着没事儿,就在这儿锻炼锻炼吧。”妻子拉着他的手,就往场地上走。“算了,赶紧走吧。”黄大年瞥了一眼场地,扭头就走,妻子和秘书追都追不上。后来,在开会间隙,黄大年偷偷对秘书说,“不是我不想动动,但场地上那么多外国人,人家做十个俯卧撑,我就能做五个,咱绝不能给中国人丢人哪!”
“知识分子无论放到哪里,都会发光”
这个一身热血的汉子,在他人眼里,同时也是一个“完美、纯粹的知识分子”。中科院院士施一公、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田梅……许多与他相熟的科学家在记者面前,都对黄大年不吝以这样的赞美。
知识分子何为?“知识分子的职责是守护人类的基本精神价值,努力使社会朝健康的方向发展。”哲学家周国平曾这样说。
黄大年的父母是广西地质学校的教师,从小给他讲钱学森、李四光的故事,在父母的描述中,他们“性格坚韧”“是民族的脊梁”。
在乡村“五七”中学就读时,学校老师里有很多是“下放”的“大知识分子”,在黄大年的回忆中,他们“认真、不苟言笑、忍辱负重却爱才、惜才”。
“是他们让我懂得了,知识分子无论放在哪里,都会发光。”他说。
在黄大年办公室,办公桌后面习惯并排摆着两把椅子,学生或访客来了,他不会让他们坐到桌子对面,而是挨着他坐下,真正促膝谈话。在外开会交流,遇到场地紧张,他会优先把沙发让给别的专家,自己则寻个小板凳,甚至径直坐在地板上。
对于新回国的人才,他格外关心。“你嫂子回英国了,你把我的车开走一台吧,这样你生活会非常方便。”2016年5月郭旭光博士回国探亲,仅见过三次面的黄大年就这样对他说,让他感喟至今,“像兄弟一样”。
2010年,吉林大学启动“名师班主任计划”,设立“李四光班”。
黄忠民想到了黄大年,但心里也在打鼓:承担着数亿元的重大项目,他哪有时间来当本科生的班主任?他只试探性地一问,黄大年没有半分犹豫,“我非常愿意”。
学生们幸福了:搞地质研究需要大型复杂在线软件,黄大年马上自掏腰包给全班24名学生每人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实验室和科研平台都位于大楼的顶层,冬天冷,夏天热,黄大年自费给每个房间配备了电风扇和电暖气;夏天怕学生们中暑,他嘱咐妻子给学生们煮绿豆汤;雾霾天的时候,他给学生们准备防霾口罩;学生没钱去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路费全部由他支付;学生深夜还在微信群里“冒泡”,他还赶紧叮嘱“要早点睡觉”。
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日子里,他倚在床上打着点滴,让学生们轮流来病房,为他们答疑;他记挂着团队里的姚永明要参评副教授,硬是用颤抖的手,歪歪扭扭地写下一段推荐语。
他不在意自己,却爱惜这些青年才俊。“如今,中国正努力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而这段并不平坦的进程需要几代人去完成。如何培养更优秀的人才,让文化与智慧长久地传承下去,值得每个人思考。”
7年间,他指导了44名研究生,其中1人获得刘光鼎地球物理青年科学技术奖,1人获教育部博士学术新人奖,3人获吉林大学研究生优异成绩最高奖“李四光奖”,1人获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8人获国家奖学金。
黄大年生前曾对记者说:“我的生活很简单,够用就好,我的钱用在哪里?都用在学生身上。”他去世后,很多人想不到,享受“千人计划”近百万元年薪的黄大年,所有账户加起来的存款,只有几十万元。
“能让中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有一帮人在拼命,不是我一个人”
“2016年,‘中国天眼’落成启用,‘悟空号’已在轨运行一年,‘墨子号’飞向太空,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遨游星汉……”
2017年1月1日。病房里,手术后18天的黄大年手臂上插满了管子,在青年教师焦健的帮助下,认真地收听着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前一天晚上,他已经托护士把这段视频录下来,拷贝进电脑里,看了好几遍。
听着讲话,黄大年显得有些激动,他猛地深吸一口气,用沙哑的声音对焦健说:“国家对科技创新这么重视……我高兴……你们都要准备好,加油干啊……”
黄大年口中的“你们”,既有年轻的科研后辈,更有和他一样的知识分子中坚——“能让中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有一帮人在拼命,不是我一个人,在中国做科学,玩命去干,不是我一个人!”
在记者采访的海归专家中,很多人与黄大年因“千人计划”联谊会而相识,因为各自都十分忙碌,他们甚至没有和黄大年单独吃过一次饭,即使谈话也总共加起来只有几小时,但大家在一起却心有灵犀,“我们回国的选择是一样的,对国家发展的想法是一样的,对事业的拼搏是一样的,哪怕只是寥寥数语、一个眼神,就能明白对方,我们是一群立志报国的人!”
于平说,原以为黄大年走了,大家就散了,没想到,大家还在,都在完成他未竟的事业。一批和黄大年一样的海归专家正在努力把黄大年一手建立起来的新兴交叉学部完善下去。黄大年的学生有的已经留校,一口气承担了好几个项目,要把老师的事业完成。还有更多的学生出国深造,他们没有忘记向老师许下的诺言:“出去一定要回来,回来一定要报国”。他们将成为中国地探学的生力军。
黄大年曾说,自己的偶像是“两弹”元勋邓稼先,“看到他,你会知道怎样才能一生无悔,什么才能称之为中国脊梁。当你面对同样选择时,你是否会像他那样,义无反顾?”
“人的生命相对历史的长河不过是短暂的一现,随波逐流只能是枉自一生,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这是黄大年当年写在入党志愿书中的誓言。
这是一个战士的誓言。
一生无悔。
来源:光明日报,2017-07-13.
“我没事儿,就是太累了”
【一位新时期科学家的初心】
编者按
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黄大年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1月8日13时38分在长春逝世,享年58岁。5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的重要指示中指出,黄大年同志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
黄大年是谁、他究竟做了什么,让中国的科技界,只要是和他打过交道的人都对他心怀敬意,更在他猝然离世6个月后,让几乎所有受访者仍忍不住流下热泪?我们将用5个小故事,向你讲述一个有血有肉的科学家——黄大年。
2016年6月,在前往北京参加“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项目会的前一天,黄大年突然晕倒在办公室。
“不许跟别人说。”这是黄大年醒来后对秘书说的第一句话。
准备项目验收会的时间很紧,黄大年连着熬了3个晚上,准备各项验收汇报材料。马上要开会了,他的呼吸仍不顺畅。此时,黄大年赶紧打开随身带的大书包,找出几粒药丸,一仰头放在嘴里,就走进了会场。
这样的晕倒不是第一次。此前几个月的一次出差,黄大年在前来送机的司机刘师傅面前突然晕了过去,几秒之后醒转过来,他马上抓住刘师傅正在打120急救电话的手:“我没事儿,就是太累了,歇一歇就好,咱们赶紧去机场,不能耽误项目!”
而就在他去世前一个多月——11月29日的凌晨两点,因为胃部剧痛,黄大年最后一次晕倒在北京飞往成都的航班上。在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急诊室内,医生想抽出他怀里的笔记本电脑,他却抱得死死的。黄大年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找自己的电脑,见着电脑,他长舒一口气,对护士说:“里面的研究资料可不能丢,项目太重要了。”
他口中的项目,比命还重。
2009年回国后不久,黄大年成为“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项目第九分项的首席专家,负责移动平台深部探测技术装备的研发。
从立项那天起,他把自己关进办公室,每天琢磨科研思路到半夜一点甚至两点。秘书问他出差订哪趟航班,他总是说:“那就今天最后一班。”
为了加快进度,他提出“从移动平台、探测设备两条路线加速推进”,以“红蓝军对阵思路”,对照着国外先进设备水平自主研发装备;他向吉林大学提出申请,创设移动平台探测技术中心,启动“重载荷智能化物探专用无人直升机研制”课题。
没有实验样机。他一有空就跑到无人机模型商店里反复考察,最后索性自己掏钱,直接把模型抱回办公室。
没有实验用的机库,他在吉林大学地质宫楼门前找了块空地儿,领着团队自己手把手搭建了一个简易棚子。
“机库”建成第二天,上面却被贴上了一张通知单。
“违章建筑,必须得拆!”城管开着卡车来就要动手。
原来,他们不清楚审批程序,只给学校打了报告,没有去其他部门协调。
“不能拆啊!我们申请过的。”黄大年急了,一边喊一边跑到卡车前直挺挺一躺。他的几个学生马上也跟着躺下,所有人都惊呆了,这可是位国际顶尖的科学家呀……
事情传开了,有人说黄大年就是个“科研疯子”。他不在意:“中国要由大国变成强国,需要有一帮拼命的人,我们虽然努力了,但还很不够,我是活一天赚一天,哪天倒下,就地掩埋!”
来源:光明日报,2017-07-14.
用生命诠释知识分子的担当
【光明论坛】
我们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就要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唯有淡泊名利,我们干事业的脚步才能坚实有力。唯有甘于奉献,我们挥洒的汗水才能炽热奔腾。
在朋友眼中,他是“纯粹的知识分子”,“什么职务也不要,就想为祖国做些事”。他不仅以身作则,还教导学生“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对名利的淡泊,对事业的专注,让黄大年自由驰骋于科研天地,在有限的一生中实现了无限的价值。
人生在世,看重什么、不看重什么,是一个人品德的试金石。对名利的态度,让知识分子的品格与境界立见高下。无论是诸葛亮诫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还是陶渊明笃行“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无论是范仲淹书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还是林则徐沉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都表明淡泊名利是传统文人精神中极为重要的品质。黄大年不计个人得失,毅然放弃国外优厚的科研条件、丰厚的待遇、舒适的生活环境,回到母校从零开始,不求功名,醉心科研,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
一个人活着需要有价值,而其价值须以为社会、为国家贡献的大小来体现。司马迁对生死有“轻于鸿毛”“重于泰山”之辨,而区分“轻”“重”的关键在于,一个人是否具有无私奉献、舍生取义的精神。对科研,黄大年争分夺秒,深夜在吉林大学“地质宫”里亮着的永远是他办公室的灯,汇报工作不时掏出一把速效救心丸塞进嘴里。对教学,黄大年甘为人梯,因材施教为学生进行学术生涯规划,奉献爱心资助困难学生。对国家,黄大年倾尽全力,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几度昏迷还心系科研,在朋友圈里留下“走多远算多远,倒下就地掩埋”的壮语。他用生命,诠释了一位知识分子的奉献和担当。他的一生,是对沽名钓誉者的心灵锤击,是对知识分子精神的生动写照。
我们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就要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唯有淡泊名利,我们干事业的脚步才能坚实有力。唯有甘于奉献,我们挥洒的汗水才能炽热奔腾。走近黄大年,就会从一个个平凡但有温度的故事中,被这位热血男儿的家国情怀和高风亮节所感染,自然萌生出一种见贤思齐、淡泊名利的坦荡襟怀。
“人的生命相对历史的长河不过是短暂的一现,随波逐流只能是枉自一生,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这是黄大年当年写在入党志愿书中的誓言。唯有像黄大年一样,“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我们才能力戒浮躁、真干实干,凝聚起推动历史发展的磅礴力量。
来源:光明日报,2017-07-16.
从“黄大年之问”中寻找答案
【光明论坛】
黄大年的生命结束了,然而,对于他的思念、关于他的思考才刚刚开始。
身处发达国家,学术出众、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生活优渥,黄大年为何选择回国?弄不明白这个问题就无法真正理解黄大年。回国后,他那么珍惜时间,拼命工作;他那么喜欢教书,倾心育人;他那么淡泊名利,甘于奉献。这一切缘于什么?
“黄大年之问”或许给出了答案。
黄大年在世时,常谈起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他曾在朋友圈提出“黄大年之问”——“看到他,你会知道怎样才能一生无悔,什么才能称之为中国脊梁。当你面临同样选择时,你是否会像他那样,义无反顾?”
毫无疑问,黄大年做到了。他像邓稼先一样,海外学成归国,也像邓稼先一样,把一切献给了他所热爱的、祖国需要的事业。从钱学森、邓稼先、李四光到黄大年,前后一甲子,两次归国潮,让两代科学家魂牵梦萦的是同一个地方——祖国,让他们毅然决然踏上归程的是同一种动力——报国。
熟悉他的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这样评价,“大年是一个具有极其强烈的报国理想和报国冲动的人”。这种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情怀,是流淌在中华文化血脉里生生不息的基因,是打开黄大年精神世界的钥匙。“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我从未和祖国分开过,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我要是不行了,请把我的电脑交给国家,里面的研究资料很重要。”黄大年把个人的“小我”完全融入了国家、社会的“大我”,用“小我”助力“大我”,以“大我”实现“小我”,在地球物理学领域纵情拼搏,在时代的浪潮里弄潮起舞。
有些人怕他,有些人不喜欢他。黄大年不能忍受工作随意拖沓,人浮于事,碰到这种情况,他会发火。有人找他争取经费,他直言“我没有对手,也没有朋友,只有国家利益”,甚至连自己所在的大学和学院也没有多得一分钱。在黄大年的急躁和“不近人情”面前,究竟孰是孰非,不难判别。只是我们对拖沓和人情习以为常,遇到像黄大年这样较真的,反倒不习惯了。
这样的情况并不只在黄大年身上发生。我们该反思,怎样学习留学人员的好做法,使相关工作规范高效。这样的反思和跟进,有时是对黄大年们爱国情怀的最好回应。很多留学人员,爱国归国报国,最看重的不是生活条件、物质待遇,而是工作环境,他们是真心想把一生所学献给国家。当国家宏观政策越来越吸引留学人员归来时,中观和微观层面,要保证宏观政策不走形、不变样,使留学人员愿意留下来大显身手,尽情展现爱国情怀。
父母临终时,留给黄大年的是同一句话:你是有祖国的人。而今,他足以坦然面谒双亲。他出色地回答了自己提出的“黄大年之问”,把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挥洒得淋漓尽致。在黄大年身上,我们再一次看到崇高的情怀,一桩桩,一件件,细微而感人。
凝思黄大年,思及深处,是对自己心灵的叩问审视。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不管从事什么工作,在各人的岗位上,哪怕平凡,也始终爱岗敬业,永远恪尽职守,把属于自己的那份工作做得好一些、再好一些。无数个你我,汇集起来,奔腾向前,用同样的中国心,拥抱同样的中国梦。
来源:光明日报,2017-07-17.
黄大年的“共和国之恋”
【一位新时期科学家的初心】
2016年11月19日晚上8点多,黄大年突然在微信朋友圈里问道:“谁还记得我们在校庆70周年晚会时合唱的那首歌叫啥名字?一天一夜没睡了,刚吃完一顿饭,就想听‘她’。”
这首黄大年念念不忘的歌曲正是1988年中央电视台的一部讴歌钱学森、邓稼先等科技知识分子的专题片主题曲——《共和国之恋》,歌词写道:在爱里在情里,痛苦幸福我呼唤着你,在歌里在梦里,生死相依我苦恋着你……
熟悉黄大年的人都说,这几乎就是他的心声。
2004年3月20日晚,时任英国剑桥ARKeX航空地球物理公司高级研究员的黄大年正在大西洋与美国某公司开展技术攻关研究,却接到辗转而来的父亲离世前最后一通电话:“儿子,估计我们可能见不着了,我能理解你的处境。你要记住,你是有祖国的人!”两年后,母亲离世前给他留下的依然是这句话。父母的教诲给出了黄大年一生中几乎所有抉择的答案——祖国高于一切!
“咱们马上回去!”2009年年底,黄大年一改往日温和的语调,坚决地对妻子说。
如此决绝的态度源于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刘财给黄大年发的一封邮件,邮件中是国家“千人计划”的有关材料。刘财不知道,这一封邮件让黄大年心潮澎湃。“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1982年1月,他在大学毕业纪念册上这样写道;“我学好国外的先进技术,一定会回来的!”18年前,他对为自己送行的老师说。
妻子知道,是时候了。于是,她在痛哭中卖掉了诊所。黄大年将这一次离开形容为“落荒而逃”,“诊所的药堆满了车库,车扔在了停车场,什么都不管了,必须立刻走”。
2009年12月24日,黄大年和妻子走下飞机,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6天后,黄大年与吉林大学正式签订全职教授合同。
他在微信朋友圈写道:“在各国人才强强碰撞的群雄逐鹿中,几乎从未败过!有理由相信,回归到具备雄厚实力的母校,我也一定能实现壮校情,强国梦。”
常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个时候选择回来?
黄大年总是说:“叶落可以归根,但作为高端科技人员,在果实累累的时候,带着经验、技术、想法和追求回来更有价值,更能实现报国梦想。”
2017年元旦的头天晚上,已经躺在病床上的黄大年请求护士长谷玥帮他将习近平总书记发表新年贺词的视频录下,拷贝在笔记本电脑上,在学生和护士的帮助下,他目不转睛地看了一遍又一遍,之后在微信群里留下了这样的留言——“国家对科技创新这么重视,取得了这样多的成绩,我真的好高兴,你们都要准备好,加油干。”
7天之后,这颗时刻为祖国而跳动的心脏永远地停了下来,就像黄大年喜欢的歌里唱的那样——“纵然我扑倒在地,一颗心依然举着你,晨曦中你拔地而起,我就在你的形象里……”
来源:光明日报,2017-07-18.
人民日报评论员:
当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排头兵
5月30日,8100万科技工作者迎来了自己的节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连日来,表彰创新争先优秀人物和先进团队,展示科技成就,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中华大地洋溢着崇尚科学、携手创新的浓厚气氛,广大科技工作者深感自豪,深受鼓舞。
去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将每年的这一天设立为“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就是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创新争先,至诚报国,当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排头兵。
近年来,广大科技工作者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短板攻坚争先突破,前沿探索争相领跑,转化创业争当先锋,取得一系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成就。从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建成使用,到载人航天技术取得新进展,从国产商用大飞机成功试飞,到超级计算机再次刷新世界纪录,我国科技创新势头强劲,科技强国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这是坚定不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科技创新思想的实践结晶,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阶段性成果。
当前,中国科技整体能力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放眼全球,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抢占未来制高点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着眼国内,我国正处在依靠创新驱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持续发展的新阶段。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更加需要科技工作者的拼搏奉献,更加需要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和潜力。对广大科技工作者而言,这既是时代给予的丰厚馈赠,更是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
在首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就黄大年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号召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广大科技工作者理当进一步发扬光大老一辈科学家赤诚爱国、以身许国的精神,争做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国梦的时代先锋;进一步激发敢为人先的气魄,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以不畏强手、勇攀高峰、敢于超越的创新自信,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取得更多实实在在的创新成果;进一步发扬拼搏奉献的品格,将个人价值实现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为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不懈奋斗。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为当代科技工作者创新报国提供了广阔舞台。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当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排头兵,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人民日报,2017-05-31.
新华社评论员:
心怀爱国之情 笃行报国之志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重要指示之一
“黄大年同志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高度评价他的突出贡献和崇高精神,发出了向黄大年同志学习的号召。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广大知识分子和科技工作者的重视与关爱、重托与期待,在全社会引发广泛共鸣,必将凝聚起爱我中华、共筑梦想的磅礴力量。
黄大年同志是享誉世界的地球物理学家。2009年,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贡献力量。8年间,他只争朝夕、刻苦钻研,带领科研团队勇于创新、顽强攻关,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多项国内技术空白,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他夜以继日、忘我工作,不计得失、甘为人梯,为了国家事业奋斗至生命最后一息。回顾黄大年同志58岁的生命历程,始终澎湃着“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的爱国之情,践行着“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的报国之志,在人们心中树立起一座巍然屹立的精神丰碑。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中国精神,伟大的征程需要伟大的中国力量。黄大年同志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崇高品格激荡人心,为我们砥砺奋进、振兴中华提供了宝贵精神力量。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就是要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让敬业奉献成为价值追求,让崇德向善蔚为社会风尚,我们就能始终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气神,在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上奋力前行。
时代是人生的舞台,梦想是奋斗的灯塔。“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历史向前发展”,这是黄大年的夙愿,也是人生的写照。面对得与失的考量、进与退的抉择,黄大年以身许国、无怨无悔,用毕生奋斗回答了人生的价值坐标应如何定位,标明了人生的道路方向该怎样把握,在产生强烈心灵震撼的同时,更带来深刻的思想启示。
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黄大年赓续了这种精神血脉,他以短暂而精彩的一生告诉我们,只有把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把个体奋斗融入实现中国梦的时代洪流中,才能超越自我、升华自我,写下俯仰无愧的人生篇章,成就利国利民的不平凡事业。
哲人有言: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梦想而奋斗。推动祖国的教育科研事业发展,是黄大年的志向和担当。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交出合格答卷,是我们每个人的职责和使命。见贤思齐,贵在行动。让我们学习弘扬黄大年同志的崇高精神,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在决胜全面小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时代进程中贡献智慧和力量。
来源:新华社,2017-05-25.
新华社评论员:
心有大我 至诚报国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重要指示之二
“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的重要指示,深刻阐明黄大年精神的丰富内涵,激励全体中华儿女,高扬爱国主义精神旗帜,凝聚起更加磅礴的力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无论身在何处,黄大年同志始终心系祖国,秉持科技报国理想。“国家在召唤我们,我应该回去!”在他心里,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是不变的信条,祖国需要就是最高需要,服务国家就是最好归宿。心有大我,就不会囿于小我;胸怀至诚,就会选择奉献担当。正因为这样,黄大年才会毅然放弃国外的高薪豪宅回到祖国,为了科研创新没日没夜地埋头苦干,为了国家的事业奉献聪明才智,直至献出自己的生命。对祖国的大爱,是黄大年心中最炽热、最真挚的情感力量,更是他最质朴、最深沉的行动表达。一个人应该怎样爱国、如何报国,黄大年为我们树立了价值标杆和光辉榜样。
学习黄大年同志的爱国情怀,就要像他那样热爱祖国、胸怀大局,让小我融入大我,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以崇高的追求超越小我,实现人生更大价值,才能做一个“大写”的人。黄大年选择回国、选择辛劳,是因为他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更高追求,深信“只有在祖国把同样的事做成了,才是最大的满足”。心有大我是一种格局、一种境界,也是一种信念。“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就能汇聚每一个人的奋斗力量,为实现个体梦想开拓更加广阔的空间,为实现共同梦想开创更加光明的前景。
学习黄大年同志的爱国情怀,就要像他那样脚踏实地、苦干实干,用实际行动诠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在黄大年的办公室墙上,有一张巨大的日程表,标注着天南地北的轨迹,密密麻麻——这是奋斗者的生命足迹。短短几年时间里,黄大年带领科研团队奋力拼搏、毫不懈怠,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有的领域5年的成绩超过了过去50年。这个“像太阳一样的人”,燃烧了自己,用生命践行了“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的誓言。“一心报国的人是真实存在的,只做不说的梦想是会发光的”。爱国贵在行动,报国就要实干,只有在火热的实践中彰显爱国之情、诠释报国之志,才能书写无愧于祖国、无愧于时代的绚丽篇章。
梦想之路从无坦途,行百里者半九十。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各种问题和矛盾依然纷繁复杂。从深化改革的硬骨头,到脱贫攻坚的硬任务,再到保护环境、改善民生等方方面面的艰巨工作,都要求我们不能松劲,而要迎难而上、发愤努力。“国家者,我们的国家”,每一个人都拿出自己的担当,在各自岗位上作出自己的贡献,合力破解发展难题,共同推动社会进步,我们的国家就会越来越美好,圆梦的脚步就会越来越坚实。
“我爱你碧波滚滚的南海,我爱你白雪飘飘的北国……”。不久前,一首《我爱你,中国》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文艺演出中,触动着人们的心怀。这首歌,也是黄大年最喜爱的歌曲。古往今来,爱国始终是中华民族最为深厚的历史情感,流淌在中华儿女的血液之中,激荡在振兴中华的奋斗路上。向黄大年同志学习,汲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精神力量,不忘初心,奋发进取,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向祖国和人民交出精彩的人生答卷。
来源:新华社,2017-05-26.
新华社评论员:
爱岗敬业 开拓进取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重要指示之三
敬事而信,敬业乐群。一个把事业看得比生命还重的人,定会收获更有价值的人生,必将作出非比寻常的贡献。
“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的重要指示,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弘扬敬业精神、共筑伟大梦想注入了强大思想和行动力量。
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黄大年同志以澎湃生命搏击、以开拓创新追梦,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感人事迹犹如一把熊熊燃烧的精神火炬,点亮奋斗者心中的梦想,指引追梦人风雨兼程的脚步。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在科研教学中,黄大年不知疲倦地求索,充满激情地登攀。有人说他是个“疯子”,他却以“中国要由大国变成强国,需要有一批‘科研疯子’”作答;有人劝他注意身体,他却始终惜时不惜命,甘做刻苦钻研的“拼命黄郎”;他不爱钱财爱人才,为了让学生们搞好学习研究,他自费给班上24名同学每人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工作是他的挚爱,学生是他的牵挂。在年复一年攻坚克难的繁重工作中,黄大年把岗位看作体现人生价值的哨位,把事业当成报效国家的战场,无惧困难、无畏拼搏、无私奉献,取得多项创新突破,获得比肩世界一流水准的科研成果。在黄大年身上,人们看到坚如磐石的信念、“主一无适”的执着,无不被他那种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敬业精神所深深打动。
成功没有捷径,人生需要努力。黄大年取得的成就背后,是几十年如一日的潜心钻研和不懈奋斗。古人讲“君子素其位而行”。也许我们的岗位很普通,所做的工作很平常,但正如人生舞台上“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平凡的岗位也可以干出不平凡的业绩。实现中国梦这个宏伟目标,需要汇聚来自各行各业、各种岗位无数普通人的智慧和力量。人间万事出艰辛。像黄大年那样,既胸怀远大理想,又脚踏实地辛勤耕耘,从自己做起,把本职做好,人生的道路才能越走越宽,美好的梦想才能变为现实。
敬业要有恪尽职守的责任心,更要有勇于开拓的进取心。已经功成名就的黄大年回国之后,不是养尊处优“吃老本”,而是争分夺秒踏上了科研创新的新征程。他深知,中国只有牢牢抓住创新这个“弯道超车”的关键,才能赶上历史潮流、赢得发展先机。因此,他以一股“疯魔劲”全身心地投入事业,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他谋赶超、求突破,搞交叉、促融合,8年间取得累累硕果,向祖国和人民交出敢为人先、勇攀高峰的优异答卷。敬业方可成事,创新才能兴业。在百舸争流、千帆竞渡的当今时代,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只要我们勇于创新善于开拓,奋发有为不懈进取,就能在岗位上建功立业,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海阔心无界,山高人为峰。“把自己的梦想融入人民实现中国梦的壮阔奋斗之中,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史册之上。”历史和人民不会忘记黄大年这样的奋斗者,那种为了梦想顽强拼搏、为了事业竭尽全力的敬业精神,将激励我们向着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目标接力前行、奋勇前进。
来源:新华社,2017-05-27.
新华社评论员:
淡泊名利 甘于奉献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重要指示之四
人生在世,面对林林总总的纷扰、形形色色的诱惑,看重什么、看轻什么,坚守什么、舍弃什么,就像一把无形尺子,量出品格的厚度,标示境界的高度。
在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的重要指示中,习近平总书记号召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这既是对黄大年崇高精神的高度评价,也是对广大知识分子的勉励和要求,激励着我们见贤思齐、崇德向善,为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连日来,随着媒体对黄大年感人事迹的多方位报道,人们看到了一个真实而高尚的人,引发强烈思想共鸣。“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在黄大年身上,人们感受到一个知识分子心无旁骛、潜心钻研的学术品格。他以出世的态度为人处世,不计得失、坦坦荡荡;以入世的态度做事履职,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其所思所行,如同一股清流,让学术变得单纯,让人生更加纯粹。黄大年对个人名誉头衔毫不在意,对国家利益却看得很重。他掌握着数以亿计的项目经费,从来不搞“拉关系”“请托说情”那一套。他不仅自己以身作则,还耐心教导学生“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对祖国的热爱、对理想的执着、对科研的专注,让黄大年摆脱名缰利锁,自由驰骋在科技报国的广阔天地。“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不管是科研创新,还是各行各业的工作,都需要涵养定力、克服浮躁,远离急功近利、追名逐利,才能用专注的态度、踏实的努力干出一番事业、实现人生价值。
充满阳光的人,才能把温暖带给别人。在黄大年身上,人们看到了一位科学家夙夜在公、无私奉献的人生境界。“他是那样一个大科学家,却是那么热忱,怀揣一颗赤子之心,永远把阳光洒向周围的人。”对事业,他倾尽全力,时刻以“先行者、牺牲者”自励;对学生,他甘为人梯,既是严师慈父的长辈,也是推心置腹的朋友;对国家,他不图回报,立志“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历史向前发展”……“人心公则如烛,四方上下,无所不照”。黄大年的无私胸襟、奉献精神,激励着更多科研人员投入科技报国的行列,向全社会传递着热爱祖国、一心报国的正能量。这是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一灯如豆,万点星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千千万万个脚踏实地的行动者和默默耕耘的奉献者。从“两弹元勋”,到以黄大年为代表的当代科研工作者,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砥砺前行,赓续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学习弘扬黄大年精神,让爱国、敬业、奉献等价值取向成为社会风尚,必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凝聚起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
时代发展浩荡向前,精神之火永不熄灭。像黄大年那样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让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共同创造无愧于祖国和人民的新业绩。
来源:新华社,2017-05-28.
光明述评:
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国家观
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有大写的人,才有大写的国家。
初夏的中国,两位知识分子的名字传遍了大江南北——
享誉世界的地球物理学家,2009年毅然放弃海外高薪回到祖国,7年间带领400多名科学家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他是黄大年,他说,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
解决了角膜移植界世纪难题的医学家,最终放弃若干国际邀约回到祖国,20年来使三万眼科病人重回光明世界。他是姚玉峰,他说,将来一定有更多中国人的名字刻录在世界眼科的发展史上。
和平年代,也有风雷激荡;平常事业,也见操守气节。
今天的中国社会,不是只有“小确幸”和“小确丧”的网络流行语,还有千万年轻人在首艘航母和首架大飞机新闻下用笔呼喊的“祖国加油”;不是只有出国热,还有越来越明显的海外人才归国潮;不是只有个人生活至上的“时尚”,还有无数黄大年、姚玉峰用心血书写的家国之情。
“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在民族伟大复兴与世界发展大势的交汇点上,一个和平崛起的大国正在追本溯源,前瞻未来;十三亿大国人民在多元思潮面前,试炼、熔铸共同的精神理想,在“国家观”这张试卷上落笔作答。
答案,关乎个人命运,关乎民族未来。
正确的国家观内含着对中国历史命运的全面把握
国家博物馆的《复兴之路》展览,也许是当前中国社会知晓度最高的展览。
走进这条长长的布展走廊,就如同走进一本动态的近代史。从列强割占领土、划定势力范围的示意图,到鸦片战争的虎门大炮;从辛亥革命的文物和照片,到《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记录——镜头叠拼成画,是国家解放的艰难求索;文字缀句成篇,是民族复兴的伟大历程。这活生生的、荡气回肠的历史,不断在无声地诉说:中国有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
这个饱经忧患的民族,曾尝试过无数救国之策。最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构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千古兴亡多少事”的中华民族,“帝王将相家谱”的中国政治文明,终于在真正意义上完成了向现代国家的转型。
这个曾输在世界近代史起跑线上的国家,曾四处求解兴国之道。最终,实现了三次历史性转变,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实现独立解放、推进改革开放、寻求民族复兴,现代中国的发展历程如同一幅峰回路转、水长山高的历史长卷。“东方红”“春天的故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由远及近,画就了历史远山近水中最壮阔的几笔。
托尔斯泰说,历史是国家和人类的传记。
回溯一个国家的历史命运会明白,它有什么样的国体和政体,它由什么样的政党以怎样的方式执政,必然来自这个民族漫长历史的发展趋势,必然来自历史关头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唯一成功的道路。这是已经被历史证明了的事实,是已经被事实证明了的历史。
“被历史证明了的事实”是一声提醒:今天的中国必须鉴古知今,掌握规律;坚持道路,固本开新。正确的“国家观”,不是抽离了中国历史境遇和民族文化的抽象概念,它内含对中国历史命运的全面把握,它指向对中国道路的深刻认同。
“被历史证明了的事实”同样是深切的勉励: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在追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途之上,只有亿万人始终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锤炼共同的精神和信念,才能让中国经百折而犹向前。
正确的国家观内含着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弘扬
塑造国家的,是精神史;凝聚人心的,是根与魂。
从诸子百家“忧世之乱而思有以拯救之”的济民志向,到霍去病“国家安宁,乐无央兮”的家国理想;
从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的忧患意识,到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落拓胸襟;
从戚继光“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的丹心热血,到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
从孙中山“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振铎之声,到吉鸿昌“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气贯长虹……
一个又一个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民族英雄,一篇又一篇以民族大义为先、以家国天下为重的光辉史诗,将一个多民族国家塑造成型,让中华民族虽经战乱、衰微,却始终保持着多元一体的基本格局、统一和谐的发展基调。习近平总书记这样概括中华民族的兴国之魂:“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
这种精神,是对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认同,对中华疆域空间的守护,对民族独立、自由、尊严、发展的历史责任感,既在民族发展的历史中一以贯之,又在不同的时代产生了不同的表现形式——
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近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民族精神结出了累累硕果,形成了浩荡巨流,让中国成为今天的中国。
正是靠着救亡图存、抵御外侮的斗争精神,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压迫;
正是靠着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实现了由动荡分裂到团结统一的转折;
正是靠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从积贫积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发展繁荣。
“中国”已形成完整的内涵,“中国”仍在不断被塑造。
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此刻没有山高水险,但全面深化改革同样是在推进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此刻没有战火硝烟,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仍需披荆斩棘、闯关夺隘。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彰显底气和骨气,是历史和现实对每个中国人的呼唤。
正确的国家观内含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薪续火
2013年至今,跨越万里海疆、连接亚欧非大陆的“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拓展延伸,带有深厚中国文化底蕴的原则与方案,赢得了全球的积极响应支持。
学者评价,“一带一路”建设就是中国文化的大道之行。
2018年,24届世界哲学大会将由中国承办、在北京举行。经历了创新性发展的中国哲学,将首次在世界最高哲学舞台迎来自己的主场。
人们说,文化的“出场”,就是国家的“出场”。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命脉、形象和独一无二的精神标识。在全球化浪潮使一切物质生活、社会生活趋于同化的今天,文化及其内含的哲学、伦理已经成为不同国家民族间确认自身身份的基础,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内容和深层标准。正是因为这一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历史与时代的高度,开启了挺立中华文化主体性的新征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使之成为加深民族记忆、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彰显文化自信,从而坚定走中国道路的精神纽带和道德滋养。
今天的中国,是从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里“走”出来的。在“国家”问题上,有数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一向有鲜明的家国同构特点、强烈的领土完整意识、政权统一观念,这些都成为中华民族在近代史关口进行道路选择时的基础。同样,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的民本思想、大同理想、自强厚德观念,则成为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运行的深层文化基因,已经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强调的以人为本、与时俱进、改革创新、走和平发展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
未来的中国,仍需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行。世界近代史如同一面镜子,见证了多样化文化传统的不同发展路径;人类现代化的经验是一声提醒:成功的现代化道路必须以自身文化为本位进行转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
更何况,中华传统文化已在21世纪展现出了超越性和普惠性的魅力。崇仁爱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重民本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守诚信的“言必信,行必果”,讲辩证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尚和合的“天人合一”,求大同的“天下大同”……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理念,正在为人类面临的共同困境提供有别于西方传统思路的方案,并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启人类发展新文明上贡献出独特的力量。
有文化自信,才有一个国家的文化自强。
“历史上与中国文化若后若先之古代文化,如埃及、巴比伦、印度、波斯、希腊等,或已夭折,或已转易,或失其独立自主之民族生命。惟中国能以其自创之文化绵永其独立之民族生命,至于今日岿然独存。”梁漱溟先生的论断,穿越百年时空,余音犹响。
正确的国家观内含着对民族复兴使命的自觉担当
“做人的最大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孙中山先生这句话,从来不乏追随者。
黄大年把这个道理写入了中国航空地球物理发展史,姚玉峰用这个信念寻求无数角膜病患者的光明。
“造林书记”杨善洲将这句话写进了数万亩留给云南大亮山的森林里,“发光体干部”廖俊波将这句话印在了自己在闽北大地上的足迹里。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航天人给了这句话393公里的高度,“蛟龙号”年轻的主创设计团队给了这句话7062米的深度。
这些事,来自各个领域,但都是中国梦的故事;这些人,少长咸集,但都深深明白个体与国家的辩证法:“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不是抽象的,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与之相对,历史不断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千言万语,“国家观”三个字,最终要落地为奋斗和担当。在2016年4月召开的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依靠知识,必须依靠劳动,必须依靠广大青年。
知识分子理应是中国梦的托举者。
回望历史风云,中国知识分子引领了现代化进程中的思想革新、文化嬗变,而民族兴亡也决定了知识群体的命运与人生轨迹。在包括戊戌变法、五四运动、辛亥革命在内的重大关头,中国知识群体都曾点燃启蒙的火把,照亮历史幽暗的隧道。今天,在神州团队、蛟龙团队里,在无数黄大年、姚玉峰的事业中,在“回到祖国去”的海外人才归国潮中,人们仍然可以深切地感知到中国知识分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家国胸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人生气魄。
青年群体理应是正确国家观的践行者。
青年的选择就是国家的未来。青年群体的理性和自觉,是一个国家迈向平等公正、文明富庶的希望;青年敢于做先锋,而不做过客、当看客,中华民族的复兴才能获得持久的动力。近年来,从27位年轻大学生扎根海南鹦哥岭自然保护区、重建工作站的传奇,到年轻基站服务者在祖国最南端三沙群岛建立第一个通信基站的故事;从爱心接力18年照顾空巢老人的大连理工大学学子,到“麻风村”(浙江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里的青年医疗队,中国梦与当代中国青年的报国志互相激荡,不断廓清国家的内涵、意义与分量——
“国家”不是一个抽象的名词,它是千秋岁月,它是万里山河;它是眷恋的故土,它是流淌的血脉;它是每一个老人的回忆和每一个孩子的未来,它是落在每一代人肩头的责任。
“国家观”不是一个凌空蹈虚的概念,它是对民族命运的深情感知,对中国道路的深刻理解;它是对南海的注视,对钓鱼岛的呐喊,为汶川、玉树留下的热泪;它是“我站立的地方就是中国”“使中国日趋文明富强之境”。
信念,最终会化作磅礴的力量。
来源:光明日报,2017-07-13.
光明时评:
生命,为祖国澎湃
“人的生命相对历史的长河不过是短暂的一现,随波逐流只能是枉自一生,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1988年,黄大年在自己的入党志愿书中这样写道;多年来,他不忘“振兴中华”的“吾辈之责”,在最能作贡献的壮年回到祖国,投身到科技前沿的大潮中,他有资格也有理由为自己感到骄傲和自豪。
“中国要由大国变成强国,需要有一批‘科研疯子’,这其中能有我,余愿足矣!”一心想着中国梦的黄大年,淡泊名利,甘愿奉献;“我是活一天赚一天,哪天倒下,就地掩埋”,“一意孤行”钻研攻关的黄大年,极致“燃烧”,自我追赶;“父辈们的祖国情结,伴随着我的成长、成熟和成才,并左右我一生中几乎所有的选择:这就是祖国高于一切!”一直怀揣赤子情怀的黄大年,矢志报国,初心不忘。
虽然斯人已逝,但舆论场上,对他的怀念和讨论一直在持续。人们怀念他,是因为在他身上,能清晰地看到钱学森等一代代归国科学家沉淀并传承下来的家国情怀。
人们怀念他,还因为,他几乎满足了人们对于现代学术环境下顶尖战略科学家的全部想象,在专业领域不仅能探幽微还能统大局,在育人方面不仅爱才育才而且敢于担当。砥砺奋进的黄大年,不仅在进行着地球“深探”,也在进行着当代知识分子精神世界的“深探”,他成为知识分子群体中的又一个路碑,为后来者指明前进的道路。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这句热传网络的流行语,虽然有些“鸡汤”气质,但道理不假。从“中国天眼”的落成启用到“悟空号”的正常运行,从“墨子号”飞向太空到天宫二号遨游星汉,再到近来的“复兴号”奔驰、C919“大飞机”飞腾,“科技强国”四个字背后是无数科技工作者的日夜付出,他们用青春与生命浇筑基石,垒起傲视群雄的科研大厦。
每一次浇筑的背后,都是“大”与“小”的选择,大家与小家,大利与小利,大我与小我。选择就意味着去留,有取必有舍,只要还原每一个重大选择的具体背景,就不难发现,选择并不总是正负分明那么简单,每一个要做出选择的知识分子,也都是有血有肉的人。但最后,黄大年他们无一例外都选择了“大”,舍弃了“小”,这是信仰的力量,这是精神使然。也因此,人们对“科研疯子”“大国脊梁”黄大年,心存更多敬仰、更多尊崇。
“请把我的电脑交给国家。”这是在最后一次出差的飞行途中,因胃痛而晕过去的黄大年醒来后说的第一句话。他把他的心血,乃至他的一切都交给国家,无怨无悔。“生命,为祖国澎湃”是众人写给黄大年的墓志铭,也正在成为更多年轻科学家的座右铭。如此,未来必会光耀东方。
来源:光明日报,2017-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