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

当前位置: 首页> 理论学习> 理论导读> 正文

一流本科 怎样建成

日前,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一流本科 怎样建成

(教育奋进之笔)

6月21日,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在四川成都召开,这是改革开放40年来,教育部首次召开的专门研究部署本科教育的会议。会议强调,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向外看,大学为社会提供的毕业生中87%是本科生,本科培养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发展;向上看,没有优秀的本科生,研究生教育就没有高质量的“种子”,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高教大计,本科为本;本科不牢,地动山摇。那么,怎样建设高水平的本科教育?不少高校做出了有益探索。

课程门门有思政

教师人人重育人

本科阶段是学生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帮助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大学的根本任务。

强化价值引导,不仅是思政课的事,更是所有课程、全体教师的事。2018年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结果显示,对大学生思想言行和成长影响最大的第一因素是专业课老师。因此,加强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十分重要。

北京大学建立“文明及其传统、现代社会及其问题、人文与自然、思维与能力提升”4个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系列,努力将思政教育与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相结合,使学生认识自身价值,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承担起社会责任。

复旦大学构建起以思政课程为核心,以中国系列课程、综合素养课程、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为主干,以专业课程为支撑的本科课程体系,实现了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有机统一。

“绝大多数高校教师是专业课教师,绝大多数高校课程是专业课程,因而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推动各门课都‘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政课形成协同效应。”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建设一批育人效果显著的精品专业课程,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堂,选树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推动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政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

综合性大学讲融合

应用型高校讲特色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在四川大学,小班化、面对面和点对点的课堂教学改革成为创新本科教育的突破口。“我们按照25人编班,开设‘探究式小班化’课程9000多门次,超过课程总数的70%。我们投入了2亿多元推进‘教室革命’,打造多视窗互动教室、灵活多变组合教室、移动网络互动教室等类型的智慧教室400多间,超过教室总数的80%。在此基础上,全面实行‘启发式讲授、互动式交流、探究式讨论’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把头抬起来、坐到前排来、提出问题来’。”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说。

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是提升本科教育质量的基础性工作。清华大学大力推进通专融合,实施本科大类招生和大类培养,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更为宽广的空间。清华大学校长邱勇介绍:“学校对本科培养方案进行了重构,降低总学分,设置自主发展课程,支持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志趣选择学习成长路径;突出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深入实施全球战略,支持本科生出国学习交流。”

一流本科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根基,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各类高校都应当争创一流本科教育。我国有一大批应用型高校,要根据办学传统、区位优势、资源条件等,紧跟时代发展,服务地方需求,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在成都工业学院校园北侧,一个围绕电子信息全产业链的“环成都工业学院知识经济圈”正在建设。按照今年初成都工业学院与成都市郫都区政府签订的校地合作协议,这里将吸引一大批高新企业入驻,建成产业学院、企业孵化器。“只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牢牢抓住应用这一点,才能实现产教融合、实现‘弯道超车’。”校长严余松说。

给予广阔空间

提升教学质量

著名教育家梅贻琦曾谈道:“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高校教师应把教书作为第一工作,把上课作为第一责任。

与之相应,高校也应当在培训、监督、激励、保障等方面,给予教师更广阔的空间。四川大学设立“教学三大奖(卓越教学奖、星火校友奖教金、五粮春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重奖本科教学一线优秀教师,每年用于本科教学奖励的经费超过1000万元;厦门大学坚持教授上本科课制度,要求教授承担一、二年级专业基础课和核心通识课程;东南大学全面实施“青年首席教授”“至善青年学者”“年轻骨干教师出国研修计划”等项目,夯实后备人才梯队建设。

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教师队伍的素质直接决定着大学办学能力和水平。当下,教师评价问题可以说是影响高等教育的一个重难点问题。“一些学校在评价教师时,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过度强调教师海外经历、国外期刊论文发表数量等,这样的‘指挥棒’不利于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表示,应当坚持以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把教学质量作为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中实行本科教学工作考评一票否决制。“对教学工作的要求要硬一点,教学工作达不到平均水平,就不能晋升职称,真正将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落到实处。”陈宝生说。

运用信息技术

实现变轨超车

数千名同学在线比做题,四川大学的近代化学基础课上,老师把学科知识与通关游戏融合在一起,通过“攻城占地”的方式,令学生“沉迷”其中;无人机成为点名神器,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魏骁勇,用无人机捕捉学生表情,从而对同学间的交互频率与关系、学生与老师间的交互关系进行大数据分析,令学生惊叹不已;诗歌网红走出象牙塔,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王红,通过一门慕课,吸引了上万人的目光……

“互联网+”催生了新的教育生产力,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界限,引发了教育教学模式的革命性变化。目前,我国已建成10多个慕课平台,上线慕课5000多门,超过7000万人次大学生和社会学习者选学了课程。

“持续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是抢抓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先手棋’,是实现高等教育发展由‘跟跑’‘并跑’到‘领跑’的‘加速器’。”吴岩表示,应大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在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教育部规划建设300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1000项左右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计划推动实施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即建设1万门国家级和1万门省级一流线上线下精品课程,建立慕课学分认定制度,推动优质资源开放共享。

来源:人民日报,2018-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