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

当前位置: 首页> 理论学习> 理论导读> 正文

新时代新思想引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征程

新时代新思想引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征程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确定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高等教育应勇于站在时代潮头,勇于承担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以新时代新思想为引领,开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新征程。

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党的十九大是中国共产党举旗定向的大会,确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办好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逐渐走出了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其鲜明特点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四个服务”发展面向。北京理工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历来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一贯秉持“延安根、军工魂”红色文化基因办学治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学校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师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线,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的作用,加强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和阐释;进一步传承光大、延伸升华“延安根、军工魂”文化内核的新时代特征,挖掘和丰富这一红色资源的新时代内涵与表述,厚植北京理工大学世界一流理工大学建设的思想和文化根基,将其创造性地转化为学校党委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生动实践。

坚持内涵式发展,扎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目标。对照这一目标要求,北京理工大学将把学校的建设发展置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之中来思考,努力探索出一条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要瞄准前沿高端,对照世界一流标准,坚持推进理念创新、制度创新、育人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不断挖掘发展潜力、拓宽发展路径;突出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坚持“产、学、研、育”协同推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学科之间的“互动”和“共生”,进一步优化布局、集成发展,面向前沿、注重交叉,下大力气培育、催生、促成新的优势学科方向;进一步汇聚、培养一流的人才队伍,打造高水平学科专业平台,增强和扩大一流学科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统一,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坚持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保障师生员工基本权益,推动实现共同发展。

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进一步明确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并提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一流大学应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提供好人才、科技支撑,发挥好重要方面军作用。北京理工大学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握好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的重大面向,全面系统理解、广泛深度参与国家战略需求以及在经济社会发展、军队与国防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领域的重大部署,提升学校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率。尤其要注重立足学校传统优势和特色,围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军民融合”等国家重要战略部署,坚持“立足国防、面向全国、服务地方”,以推动实施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为牵引,抓住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瞄准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的迫切需求,强化对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和战略科技力量的服务和支撑;进一步提升产学研合作的质量和水平,将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切实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转化为富国强民的实际支撑,以高水平的创新成果和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学校党委的管党治党、办学治校能力和领导水平。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总结北京理工大学77载的办学实践,无论是延安时期,还是辗转华北办学,以及到后来迁京发展,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历批次重点建设高校,无不凝结着学校各级党组织坚持党的领导,从严、从实抓好党的建设的心血和汗水。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头脑,确保广大党员干部教师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进一步加强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以干部队伍素质、执行力为重点检验各级党组织党建工作以及保证事业发展的成效;坚持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为人才引进、培育、成长和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推动基层组织建设机制创新,强化“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工作导向,着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把学校各级党组织打造成为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坚强堡垒。

来源:光明日报,2017-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