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社会更高水平发展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我眼中的历史性变革”圆桌对话】
主持人: 张 翼 李 慧 温 源
嘉 宾: 张立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
杨宜勇(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
张建平(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贾 康(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准确研判中国经济发展所处历史新方位,作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有力推动我国发展不断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前进。本报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畅谈他们眼中的历史性变革。
1.增强动力 破解难题
记者:作为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新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新发展理念贯穿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发展新格局已经呈现。请各位专家从自己研究的领域出发,谈谈新发展理念如何引领中国在破解发展难题中增强动力、厚植优势。
张立群: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经济也面临增速换挡的考验。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显现出充分的信心和强大的战略定力,确立了新发展理念,科学分析研判形势,冷静思考战略对策,提出了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制定了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思路,坚持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统筹协调好当前与长远各项目标之间的关系。经过近5年以来坚韧不拔、坚持不懈的努力,经济运行稳中向好态势日益明显。
杨宜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宏观经济保持7.2%的年均增速、2%的物价水平和5%左右的调查失业率,经济始终运行在合理区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
我们努力践行共享发展理念,把改善民生放在首位,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特别是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脱贫攻坚取得了巨大成就。2013年至2016年,中国每年农村贫困人口都减少1000万以上,累计脱贫5500多万人。
联合国《2015年千年发展目标报告》显示,中国极端贫困人口比例从1990年的61%,下降到2002年的30%以下,率先实现比例减半,2014年又下降到4.2%,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中国减贫事业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体现了共享理念给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张建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战胜了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交织的严峻挑战,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再上新台阶。新发展理念正在改变我国的发展模式和经济结构,以及国际、国内的经济关系,中国正在向经济转型升级的方向迈进。
五年来,我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方式,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拓展,开放型经济活力日趋增强。2016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24.3万亿元,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保持在11%以上。我国是全球最大货物贸易国,是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货物贸易伙伴。进出口贸易实现由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规模均创历史新高,连续位居世界第二。中国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5个自由贸易协定。
我国深入参与全球治理进程,在全球经济治理中不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略,越来越多的中国倡议上升为国际共识,越来越多的中国方案汇聚成国际行动。“一带一路”建设从倡议变为行动,成为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和最受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开辟了面向未来的国际合作路径。
贾康: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中国成为全球表现最好的主要经济体。这固然得益于中国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多种力量的综合支撑、城镇化空间较大以及市场回旋空间大等因素,但更关键的是由于中国经济发展有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为依托,因而更为稳固、坚韧。
我最关注的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覆盖全局的、长远的、体系化的现代化推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把政府和非政府多元主体的潜力、活力充分调动起来。现代市场体系中要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机制,而进一步要落到以创新发展作为第一动力引领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上,落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共享发展上,这是一个体系化的现代发展理念。
2017年以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重要任务——“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取得阶段性进展,成效显著。
2.新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
记者:新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正在给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刻变革。各位专家在各地调研中肯定看到诸多事实和案例,请从专业研究的角度分析下“指挥棒”作用的具体体现。
张立群:五年来,我国经济增长水平趋稳;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企业效益明显改善;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升级比较活跃。
在调研中,我发现有一个现象特别值得关注:随着新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在产城融合水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水平提高的支持下,近年来一批二线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开始取代人口承载能力出现瓶颈的一线城市,在人的城镇化进程中发挥主要作用。另一方面,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一线城市开始联合周边的中小城市共同发展。按照中央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部署,城市长远、综合规划工作正在加强;地下基础设施加快“补课”;城市群内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同城化正在积极推进。通过这些布局,一批三四线城市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短板加快补齐,产城融合水平较快提高,其人气也在较快提高。这些积极变化,预示着中国城镇化的矛盾正在得到解决,城镇化长周期调整开始走出谷底。这一变化也给房地产市场及投资带来发展机遇。随着一批二线城市人气快速提高,这些区域的房地产市场需求持续旺盛;随着一线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增强,一批三四线城市人气度也在较快提高。
杨宜勇:精准扶贫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最新贡献。在解决中国现实贫困问题的具体工作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推向前进。
我到福建的安溪县调研过。从福建最大的国家级贫困县,到中国百强县,安溪县过去这30多年来的脱贫之路令人瞩目。在脱贫攻坚中,安溪立足“点、线、面”三个层次积极实践,持续创新产业扶贫、社会参与、有效联动三大机制,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形成脱贫攻坚强大合力,构筑稳固脱贫的长远保障,精准扶贫取得较大实效。
张建平:新发展理念体现出更加开放包容的理念。“共商、共建、共享”作为中国在全球发展过程中提出的重要合作理念已经成为共识,“一带一路”倡议得到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认可和支持,成为实现联合国2030年发展目标的标志性平台。
我国成功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APEC)北京峰会、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杭州峰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人民币正式加入SDR(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人民币成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迈出重大步伐。同时,我国发起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设立丝路基金。
自由贸易区建设不断加快,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议定书正式生效,与冰岛、瑞士、韩国、澳大利亚等国自贸区启动实施,目前一系列协定还在积极商谈中。设立上海、广东、天津等11个自贸试验区和12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在上海和广东的自贸区,已经集聚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令人印象深刻。粤港澳大湾区不仅是中国的创新中心,而且已经成为亚洲的创新中心。
贾康:五年来,我们看到,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全能型无限政府转向服务型有限政府,从粗放增长转向集约增长,从强调GDP的关键性指标作用到告别“GDP崇拜”、倡导和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的发展导向更加适应“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政府的职责更加明晰、工作更加高效,党的执政能力稳步提升。新发展理念将党和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最大限度地凝聚全社会推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共识和力量。
我在阿里巴巴公司看到过互联网金融概念之下的小额贷款的发放。计算机显示屏显示出这个程序在“零人工操作”的情况下不断发出支持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贷款。一边是线上众多的贷款申请,另一边软件就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直接做出决定:这笔贷款可不可以发放,或者需要做出什么必要的调整。在控制风险的同时,我看到在一两分钟之内发放大量的贷款,高达20万元的有三笔,小额可以低到6000元。
3.引领发展 创新居首
记者: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如何让新发展理念进一步落地生根?
张立群:创新在发展新理念中居于首位。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根本要靠创新。我认为制度和科技两个方面的创新非常关键,制度创新也是创新活动层出不穷的制度保障。我们在深化改革中要发挥基层的首创精神,结合国情,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向不断开拓创新,加快形成有利于引导经济发展新常态、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和机制,并在创新推动当中使这样一个体制机制不断趋向成熟和定型。要实现产业从中低端到中高端的提升,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推进更高水平的新型城镇化进程,离开科技创新是不行的。
杨宜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特别是共享理念,不断创新扶贫治理机制,牢牢抓住精准扶贫治理模式,形成反贫困合力,要切实践行绿色减贫理念,走绿色发展之路,不断提高开放合作水平,实现共建共享。未来解决相对贫困问题,采取救助式扶贫与服务性扶贫相结合将成为较好的贫困治理方式。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变化,针对贫困内涵和扶贫实践的动态演变,我国不断对扶贫目标、扶贫对象、扶贫手段等进行战略调整,以解决扶贫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先天缺陷和后天失调问题,中国减贫治理体系逐步完善,贫困治理能力逐步提升。
坚持共享发展,尤其要补特困的短板,兜住民生的底线。要全力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推进“五个一批”方略的落实。一方面要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高扶贫实效;另一方面要扩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覆盖面,重点提高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民生不仅事关民众的基本生活质量,而且事关社会公正、社会安全以及经济发展动力问题。共享发展要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持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一方面,要发展共享型机制,让人人都有就业的机会,保持全社会充分就业的状态;另一方面,要不断完善增强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在这个方面,未来要有意识地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
张建平:开放发展的理念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至关重要,如果不改革开放就不可能实现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要将开放作为改革的压力和动力。
经济全球化依然是不可阻挡的趋势,面对世界经济的难题和困境,“一带一路”要将“中药方”和“西药方”结合起来,以开放包容达到疗效最好。“五通”和自贸区在“一带一路”的平台上深入结合,内容会更加全面。
中国正在建设11个自贸区,自贸区是将中国国内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国际经济合作紧密衔接的关键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中国将寻求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动能和新空间。自贸区要能够吸引真正高附加值的外资、内资集聚在自贸区的服务业和制造业,还需要艰苦的改革开放探索进程。自贸区最重要的是创新理念的体现,首要的任务是减政放权,转变政府管理职能,从过去的事前审批监管模式向事中事后监管模式切换,更多地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释放发展的潜力新动能。下一步要将自贸区的创新引领作用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之成为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
贾康:当前,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革命前沿概念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与日俱增,新技术革命大潮汹涌澎湃。在这个发展思路上,一定要充分认识大数据的意义。大数据显示的是人类前所未有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以这种能力的不断提升作为依托,大数据会从供给侧使我们能够进一步把握住需求侧的具体情况进而作出前所未有的迅捷反应,进而推动有效的供给侧创新,并且会进一步引导和创造新需求、适应用户体验的升级,成为强有力的经济社会发展引擎。
4.全面总结 行动先导
记者:各位能否从自己的研究视角,谈谈新发展理念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重大意义的认识?
张立群:新发展理念,是在对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特点、主要矛盾深刻分析的基础上,在认识上形成的系统性突破和创新,具有革命性意义。加快适应和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全面把握和始终坚持“五位一体”的新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找准方向,才能统筹协调好各方面工作,才能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克服种种困难,取得更高水平的发展成就;才能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好的获得感;才能开启我国发展从“有没有”的阶段成功跨入“好不好”的阶段;才能依靠质量效益、绿色清洁发展能力的不断提高,推进更高水平的发展进步;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杨宜勇:新发展理念既是对前一阶段发展探索的全面总结,也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的行动先导,对于引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新发展理念既有对过去好的发展理念的坚持,又是一种全新的结构,一方面体现了目标导向,另一方面又突出问题导向,与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三位一体的格局,是指导未来的重要指针。
在日常实际工作中,强化“共享”理念有利于让每个人充分享受到改革的成果,感受到发展带来的红利。通过积极动员政党、政府、企业、社会、市场协同合作、共同推进社会共创共建共享,使“共享”理念逐步上升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共识和基本价值,真正实现更高层次的全民幸福和社会进步。
张建平:只有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坚定地实施更加主动的开放战略,构筑开放型的经济体系,特别是将“一带一路”作为重要的抓手和平台,作为重要的推动力,实现新一轮的开放进程,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吸引新一轮外资和内资,从而使中国经济获得更多新动能。只有真正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才有可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才有可能实现从传统发展模式向创新驱动发展模式切换,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贾康:强化“创新”理念并作为“第一动力”,有利于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改革攻坚克难的制度创新提升未来整体的发展质量和效益;“协调”理念有利于在激发发展动力的同时,拓宽发展空间,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绿色”理念要求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全面建设美丽中国;“开放”意味着中国要与世界深度融合,让中国发展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下多赢共赢地更好地惠及世界;“共享”理念旨在让每个人充分享受到改革的成果,感受到发展带来的红利。这“五大发展理念”,契合中国发展实际,必将继续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思想指引。
来源:光明日报,2017-10-10.